返回第三十一章 大明国库的钱早就被败光了(1 / 2)大明成为日不落首页

朱允熥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应天是大明的都城。

人口数量,繁华程度,都是大明之最。

也是当今世界之最!

在这里有笔直的道路,很宽,足以容下八驾马车并列行进。

道路两旁有着数不胜数的小商贩。

朱元璋痛恨的是那些奸商,是那些和贪官污吏勾结的商人。

他体恤下层的百姓,体恤的是农民。

这些小商小贩其实也都是农民,眼下还没有开春,天气还比较寒冷。

做些小买卖用来养家糊口。

对这种商贩,朱元璋十分的体恤。

为此,朱元璋还专门在金陵城内设立大小市多处。

小市主要就是这些商贩。

“鸭血粉丝汤!”

“包子!”

“锅贴!”

“……”

一声声叫卖声充斥在此处。

空气中充满了香味。

各个路边摊上也不乏吃饭的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我这心里暖洋洋的。”

朱允熥笑着说道。

他也是农民。

知道农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能有口饱饭吃!

这就是最简单的要求。

历朝历代,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

必然不会有起义、造反的事情发生。

“三爷这番话说的有道理。”

“烟火气最能够抚慰人的心。”

“大冷天的喝上一口喝汤,这是多少人的奢望。”

解缙淡淡的说道。

他看到眼前这一幕也是颇为感慨。

他曾经多次听父亲说过,前朝的时候百姓过的多么不好。

不仅人分三六九等,元朝那些官员还要跑马圈地,把好好的农田圈起来当做马场。

那些官员更是变本加厉的增收各种苛捐杂税。

导致不知多少百姓被饿死。

皇爷一家,就有很多人是被活活饿死。

皇爷自己更是被逼的参加了红巾军。

这才打下了大明的锦绣河山。

“是呀!”

“有光鲜亮丽的一面。”

“也有黑暗不堪的一面。”

“哪怕是应天府,我大明的都城。”

“天下首善之地,百姓日子过的最好的地方。”

“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也会有吃不饱饭,衣不遮体,没地方住的人。”

“我们是没有看到,有的人则是装作看不到。”

朱允熥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和眼神都变得格外寒冷。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人饿肚子。

都会有人生活过的很不如意。

是这些人不够努力吗?

不是!

是因为种种原因。

导致他们吃不上饭,没地方住。

这些原因,有的是人为,有的是自然环境。

一阵寒风吹过,解缙的身上起了鸡皮疙瘩,他感觉身边的三爷在这一刻变得十分陌生。

和刚才那个满脸笑容,看起来阳光,对大明充满自信的情况截然不同。

现在的三爷,更像是一个要杀人的刽子手。

他的神情十分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