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1 / 2)大明成为日不落首页

当天晚上,朱允熥给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做的是鸭血粉丝汤和小笼包。

见朱允熥端着东西走进来。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乖孙来的真是时候,正好咱的肚子也饿了。”

朱元璋笑着说道。

放下奏折后,他就不再是那个万万人之上的朱元璋。

而是一个享受天伦之乐,吃着孙子亲手做的饭的慈祥和蔼的老爷爷。

“那感情好,爷爷多吃一点。”

“就是别吃太饱,晚上吃饱了可能睡不着觉。”

“熬夜对身体不好。”

朱允熥一本正经的说道。

他这话也不是自己胡诌,是他前世看的一篇文章。

里面很多名词他不明白,反正归根结底就是两句话。

一句是晚上吃饱睡不着觉。

另一句就是晚饭吃的越晚,睡觉就越晚。

至于朱允熥给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做宵夜吃。

说是宵夜,其实按照时间来算的话,也就是晚上八点钟的样子。

在古代,哪怕是皇帝,一天也就吃两顿饭。

朱允熥记得,这样一个故事。

原历史中,朱棣很喜欢的一个臣子叫胡广,此人守口如瓶,朱棣与他商量事,他是绝对不会泄露的。

因此朱棣很喜欢他,但是朱棣也很讨厌他,因为胡广爱吃晚饭。

在古代,一个人如果吃晚饭,就会被认为是放荡。

但是胡广说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必须多吃几次饭。

朱棣也就原谅他了。

而且古代讲究的是过午不食。

这是佛教戒律。

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

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

这个时间就是在太阳到正中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

佛教认为:清晨是天食时,即诸天的食时;午时是佛食时,即三世诸佛如来的食时;日暮是畜生食时;昏夜是鬼神食的时候。

权贵家庭是讲究这一套,所以不吃。

穷苦人家是压根就吃不起三顿饭,所以忙完活就早早的睡了。

在朱允熥看来,过午不食的说法很荒谬。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民以食为天!

没那个条件饿了也就饿了。

有那个条件,干嘛不加一餐。

他还记得,清朝的一个治病的办法,饿上两顿!

有些皇子生病了,就会被饿一饿,在他们看来挨饿可以治病。

这就导致了清朝的皇子们夭折率非常的高。

嗯……

和欧洲那边的放血疗法有一拼。

朱元璋由于出过家,所以比较信佛教的那一套。

平日里在批阅奏折的时候,哪怕是肚子饿,也会选择扛着。

但是现在不一样,这是自己乖孙给自己做的爱心晚餐。

况且朱元璋自己的也很饿。

百善孝为先!

不能辜负了乖孙的一片孝心。

吃就完事了!

“乖孙今天做的是什么?”

朱元璋闻着香味,笑着问道。

“爷爷,孙子今天给你和我爹做的鸭血粉丝汤和小笼包。”

朱允熥笑着说道。

鸭血粉丝汤的起源说是有1400多年的历史。

至于真假,朱允熥也无从考证。

有些地方的美食就爱给自己编一些故事。

或者把一些历史典故放在身上。

对这些,看个乐就行。

不必当真!

看着热气腾腾的汤和香气扑鼻的小笼包。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也忍不住开始吃了起来。

“香,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