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解缙和朱允熥的第一次交锋!(1 / 2)大明成为日不落首页

解缙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没有情商!

虽然很聪明,但是却一点都不懂人情世故。

更加不明白官场的规矩。

明史里面记载,解缙曾入兵部索要奴隶,出言不逊,尚书沈潜将情况报告给朱元璋。

于是朱元璋改命解缙为御史。

李善长得罪被诛后,解缙代郎中王国用起草奏疏为他鸣冤。他还为同官夏长文起草奏疏,弹劾都御史袁泰。

淡淡从这几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来。

解缙这种人就不适合待在官场这种大染缸里面。

没死,已经是皇帝网开一面。

不然以朱元璋的性格,单单是为李善长鸣冤这一项,就足以砍了解缙的脑袋。

直到后来,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翻译一下就是,赶紧把你儿子带回家,别让他在老子面前烦我,十年后再让他回来。

随后解缙随父回老家。在老家八年,闭门著述。

这件事发生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今年。

朱允熥想到这些后,也就明白,解开和解缙父子两人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

论起来才华,解缙可谓是风华绝代。

就是不太会做人!

别人或许无法忍受解缙这样的人。

但是朱允熥却觉得,没什么。

他在想,要不要把解缙留下来放在自己身边?

也是时候组建一下自己的班底了。

换做是寻常人,朱允熥可能也不会这么在乎。

解缙可是被誉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人。

确实有真才实学!

留在身边的话,好好调教一番。

日后兴许能有大用。

要是错过了这次,后面指不定啥时候才能够再见到解缙。

朱允熥记得,解缙这一次离开京城后。

一直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解缙才进京吊丧。

此前被解缙弹劾过的袁泰又乘机进诲言解缙,“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

意思就是,解缙违背了先皇的诏令,说让他十年才能来京城,结果这次才过了八年,这是不忠的行为。

而且他母亲去世未葬,父亲年已九十,不应当舍弃他们而出行,这是不孝的举动。

不忠不孝,这在历朝都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于是建文帝贬解缙为河州卫吏。

朱允熥等不了那么久。

八年的时间,能够做多少事情。

他决定了。

解缙,他留定了!

对付这种恃才傲物的人,想要让这类人听话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将他击溃。

对别人来说,可能比较困难。

但是对朱允熥来说,也不是多么难。

就后世那些鸡汤,大道理,以及对经典的各种解读,他能说出来一箩筐。

说上几天几夜都不重复。

光凭借这些海量的知识储备,就足以把解缙镇压。

让他老老实实的听话!

“见过两位!”

朱允熥拱了拱手轻声说道。

“见过三爷!”

解开和解缙两人说道。

打完招呼,解缙的眼睛就一直放在了朱允熥的身上。

他在打量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皇孙。

“解大人为何一直盯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