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入川(1 / 2)铁血残明1652首页

第二日一大早,孙可望在贵阳城西门举办了简单的出征仪式,孙征淇率全营将士参与了饯行之后,立即踏上了北上保宁的征程。

孙可望自然是留在了贵阳主持大局,他原本还想让孙征淇会合白文选大军之后,再一起北上,不要以身犯险的。但孙征淇还是一心坚持,再次说服了孙可望。

而秦王孙可望见儿子有如此壮志,心中不免暗自得意,在目送儿子离开之后,并没有继续感怀,随即便回到了秦王府。战局如此紧张,等他处理的事情还太多了!

且不说孙征淇要前往的四川早已经被各方势力杀得鸡犬不闻了,经过这次大混战,前两年刘文秀在四川各地屯田安民的成果,又遭到了不小的破坏,有不少刚刚安定下来的百姓再度流离失所。

如今刘文秀麾下四五万大军北征,粮草军备供应全部都得依靠云贵两省,四川各地只提供劳力,局势不可谓不困难。

孙可望现在虽然没有领兵出征,但北路军,东路军近十万将士的粮草军需都得靠他来统筹安排,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李定国和刘文秀怎么可能打得出这样震动天下的成绩来?

孙征淇率领全营近三千将士,以及随行的两千余民夫,借助沿途的驿站系统,一路北上,经过七天跋涉,终于出了贵州,到来了四川域内的东溪。

大军到了东溪,基本上就走完了北上的一半路,之后过重庆府,在当地征集舟船横渡长江,再过顺庆府,便是刘文秀大军与吴三桂大军决战的保宁府了。

如此一番周折,在山岭之间全速行军,孙征淇便是为了在刘文秀发起总攻的前一天抵达保宁,阻止惨败的发生。

不过,过了东溪,进入四川域内之后,大军就无法保持原本的速度了。每日最多只能以六七十里的速度继续北上,才能在基本保持战力的情况下走完剩余的十天路程。

而在携带大量物资的情况下,不依靠密集的驿站系统,以这样的速度连续长途行进十天,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强军才具有的行动力了。

毕竟,东溪之前能那么快,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孙可望之前在攻下贵州之后,征集民夫徭役整修了通往湘、桂、川的要道,整顿了沿途的驿站,并在各个要道设立关卡,以便传报军情、调动军队和转运军需。

也正是依靠这套驿站补给系统,刘文秀和李定国的粮草运输才会如此高效,这支近三千人的部队才能一路高速行军的状态下,保持相当的战斗力。

但是过了重庆,进入川中,川北之后,情况就大为不一样了,由于战争的破坏,这些地方的驿站密度也大大降低。

“孙福,你亲自带几个哨骑去前面那个荒村周边侦察,川南一带土司众多,如果遇上了,切记不可随意与之发生了冲突!”孙可望骑在马上,朝着大军行进前方的指了指。

“世子殿下,现在四川是咱们的地盘,没有清军,不用那么小心!”孙福顺着孙可望指着的方向看去,笑道。

“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轻敌大意。”孙征淇脸色一变,又说道:“大军今晚要在那里扎营,岂有不提前侦察的道理?”

孙福听罢,明白了孙征淇的意思,随即拱手领命,打马上前,领着十几个亲兵侍卫就朝着荒村的位置赶去。

川南土司众多,大西军目前还腾不出手治理,为了避免其投清,遇事往往以安抚和退让为主,孙征淇也不想坏了这个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