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刘辨卖犯人(1 / 2)大汉王朝第三帝国首页

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也是刘辨继位后第一次亲政主持大朝会。

大雨还在下着。

哗啦啦哗啦啦的秋雨,连绵不绝,让人徒增烦意!

灾情已有了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可是还有人想来添乱!

刘辨手里拿着杨彪的密信,信上,刘协和袁隗潘隐等人的谈话记录,一一在册!

这一切都在刘辨的计划之中,按说他应该高兴才对。但是,如今刘辨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这场雨这么下,司隶地区的夏粮收获就会非常艰难了。

特别是临近黄河的几个郡县,整个夏粮基本绝收!

如果说司隶是大汉的精华地带,那么河南、弘农和河内,就是司隶的精华。目前三个郡在册人数超过七十万户,也就是约有四百万人!

而这三个郡,却是此次灾情最为严重的!

夏季青黄不接之时,衣食无着的农民很多都成了流民,河道没人疏通,官吏只知敛财,于是,这场大雨一下,就成了百十年罕见的特大洪灾!

整个司隶地区,超过七百万人口,此次受灾严重颗粒无收的,估计会有百万人,剩余的六百万人收成也会减产严重!

估计最后,会有三百万到四百万人面临绝境,张着大嘴,嗷嗷待哺!

刘辨昨日收到红龙卫汇总上来的消息后,整个脑瓜子嗡嗡的!

这也是刘辨会同意让世家付出资源来换取他们家人性命的原因!

如今的大雨,不但影响了秋收,而且同样延误了曹操的进度,从接令到现在,一共只有三份战报递交到京都,在三家世家仓库之中,一共查获了超过二十万石的粮食。折合来看,每家约有七万石粮食的库存。

那么,如果整个司隶地区整个清剿完成,预计有差不多三百万石粮食。当然,这只是一个预计情况!

三百万石粮食,很恐怖的一个数字!

但是,如果要供养四百万人,这三百万石粮食,能够满足多久?

一个成年人哪怕农闲时每天一顿粥聊以苟延残喘,也需要半斤粮食,这三百万石,只能坚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两个月之后,整个司隶地区,将会是人间炼狱!

哪怕民间还有一些存粮,也最多坚持到冬蜡月间。

所以,刘辨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针对世家,而是为了整个司隶大地上的人民寻找到粮食!

最起码要坚持到收麦子!

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的气候,在山脊和沟壑中不方便种麦子的地方估计还能再种一季粟,但是粟的产量很低,只能说聊胜于无,但是对于整个缺粮的情况不会有太大的缓解!

所以,最直接的方法,还是薅世家的羊毛!

如果说权势和金银钱币,其他地区的世家很难赶上司隶的家族,毕竟身处京畿,到处都是钱!但是如果要说粮食,司隶的世家和其他州的世家豪族比起来,可就远远不及了!

刘辨不得不临时调整机会,而且是没有荀彧在一旁协助的情况下重新制定新的计划,还好还有郭嘉可以帮上一些忙!

“大朝会开始,诸臣公有本启奏!”

“启禀陛下,臣民部侍郎于啸有本启奏!”

于啸,字民全,出自荆州黄安,祖上因军工荫了一个军候,却在黄巾之战时跟着卢植立下战功,并且还得以拜入卢植门下修习经学。前年刚刚进入少府任职,此际被荀彧提拔为民部侍郎。

荀彧已经带着人奔赴了抗洪抢险第一线,现在于啸就是民部的最高主官。

“民部收到河南、弘农、河内三郡二十三县的灾情报告,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官渡、中牟和荥阳三县,因为紧邻黄河,已经全线告急!荀尚书已经带着民部和财部部分人员奔赴第一线,此后每日都会有最新的灾情报告传回!”

“朕知道了,有文若在,朕很放心!”刘辨面色不愉的说道,“后面每天有新消息,你立即送入宫中,不得迁延!”

“是!”

于啸拱拱手,退回班列。

“陛下,臣袁隗有本奏!”

“嗯,袁太傅请说!”

刘辨面含期待的说道。

“臣奉陛下旨意和贼将潘隐会谈,按照陛下你的意思,已经基本达成一致,特向陛下缴令!”

袁隗拱手施礼道。

“潘隐对于陛下特赦何大将军和董骠骑等几人,叩谢圣恩!”

“老臣昨日在廷尉大牢见过董仲颖,他愿意付出两万匹优良的战马为他们两兄弟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