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六章 终章:新皇继位,汉势中兴(2 / 2)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首页

——“汉之取士本以‘察举’为主……今太子定漠北,荡胡虏,外患已除,汉室当兴,为此,朝改革取士之法,欲广纳贤人君子而用之。自今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以起怀才抱道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通古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其中选者,朕将亲策于庭,观其学识,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才学出众者,待以显擢!”

蔡邕的宣读,一时激起千层浪。

一名文人大喊道:“以后,不用推举也能做官了么?”

旁边有人接话:“蔡博士这不是说的很明白嘛,朝廷要开科举,以后做官得考试,再不用去央求名士推举了。”

一个痞子混混道:“那…是不是俺也能考试?”

众人哄笑:“你读过书么?这么多人考试…那考定比推举还难!”

痞子混混笑着道:“至少,俺觉得公平啊!”

蔡邕看着一干学子的反应,不住的捋须,一旁的桥玄徐徐走到他的身旁。

“鸿都门学之后,未来这太学的风向,怕是也要变了,蔡子觉得,此是福是祸?”

听过桥玄的话,蔡邕微微眯起了眼童。

他沉吟了片刻,“我听闻此科举是太子曾向陛下提及过的,那时候陛下觉得太过刚勐,于是就滞后了!倒是不曾想,近来陛下…又…”

“我可没问你这些。”桥玄捋着胡须,“我只问,依蔡子觉得,此是福是祸?”

这次,蔡邕再无顾虑,张口道:“于世家大族,自然是祸,可于万万千千的学子却是大福!”

“是啊!”桥玄也感慨道:“大汉既革除了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样的庞然大物,陛下与太子又岂能让这‘世家门阀’死灰复燃呢?”

闻言,蔡邕颔首。

他与桥玄彼此互视,眼芒对视了十息…

旋即。

“哈哈哈哈…”两人大笑了起来。

一辆敞篷马车傲然驶过,车上坐着老而弥坚、精气神十足的大司农曹嵩。

自打儿子做了征西将军,做了费亭侯,他这做老子的腰板儿也硬了起来。

前半辈子,过的太委屈,现在…苦尽甘来了。

到了一处酒肆,马夫将马车停好,曹嵩从上面走了下来。

酒肆的门前,已经有不少人守候在这儿,一看都是熟人,有南阳云台将的后裔,如今正一商盟的副盟主邓老,也有徐州的商贾,加入正一商盟不久的鲁家、张家、糜家、诸葛家的族长。

看到曹嵩…众人堆笑。

“曹大司农还是如此精神饱满哪!”

曹嵩摆了摆手,一行人便鱼贯进入了酒肆内。

此间大堂早已被清空,今日曹嵩代表着朝廷与正一商盟有要事相商。

“陛下与太子殿下欲推行的大汉钱庄的方案,你们都看过了么?”

曹嵩环视众人…

糜竺当先起身,“大司农的意思是建立一个大汉朝廷的钱庄,从此之后,百姓们将钱存于其中,只需要带着银票就可以购置各种物件,也可以在大汉各州郡内各个钱庄随意提取钱财?”

“不错!”

曹嵩颔首…

张昭徐徐起身似乎也有疑惑…

毕竟这事儿可不小,需要朝廷与正一商盟全力以赴的财力支持。

哪曾想,就在这时。

“砰”的一声,邓某拍桉而起。“这还商量个什么?咱们正一商盟就是太子殿下的,这天下早晚不也是太子殿下的,太子殿下说东,咱们就打东,太子殿下要建钱庄,咱们就建钱庄。”

讲到这儿,邓某环视诸人,“诸位,这些年…太子殿下横扫漠北,塞外各种金矿、铁矿的生意,诸位可没少赚吧?总不能太子殿下需要你们时,一个个都打退堂鼓吧?”

“砰…”

说到这儿,邓某又是一拍桌子,“今日,老夫把话撂到这儿,诸位都是各郡县的大商贾,是正一商盟的成员,若是此番支持太子的,咱们就还还是朋友,不支持的话,呵呵,后果自负!”

这一番话传出,满座寂然。

曹嵩也懵了,他没想到,这邓某…好“忠”啊!

有这么一号人,倒是省得他曹嵩费口舌了。

好一个…恩威并施。

看起来,朝廷与正一商盟主导的这大汉钱庄,不久就要正式开启咯!

大汉在,钱庄在!

大汉亡,钱庄亡!

这又岂不是另一种对大汉长治久安的庇佑呢?

还得是太子殿下呀!

一晃,又两年,太子刘羽终于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漠北征伐,凯旋而归。

洛阳城门口,大臣、将士们奏乐迎接,百姓围观如堵。

大军进入城内,刘羽高坐马上,忽然曹节喊住了他。

“太子殿下借一步说话。”

刘羽吩咐将士们稍等,身旁侍卫迅速的向外扩张,落下一个他与曹节谈话的空间。

曹节快步走到刘羽的身旁。

“我父皇呢?”不等曹节开口,刘羽抢先问道。

按理说,这等凯旋,断然不该少了父皇刘宏的亲迎。

看不到刘宏,刘羽心头本就满是疑窦。

“陛下三日前突然失踪了!”

“失踪?”刘羽一怔。

他的眸光凝起,视线犹如焊铸过一般凝在曹节的面上,好半天才问道:“堂堂大汉天子?怎么可能说失踪就失踪!”

“陛下留下这个…”曹节从怀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封信笺递给了刘羽。

刘羽展开…

没有太多的文字,只有一句。

——千秋万岁殿后殿!

当即,刘羽吩咐曹操继续领兵进城,接受百姓们的欢呼,他则领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迅速的驾马往皇宫方向行去。

皇宫,千秋万岁殿。

因为今日大军凯旋,宫内的许多宫人也去庆贺,本该戒备森严的千秋万岁殿,今日倒是冷清、萧索的很。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响彻在大殿内青石地板上。

而越过前殿,抵达后殿时,刘羽突然被一股强光给反射到了。

身旁徐晃、关羽谨慎,连忙拦在他的身前,刘羽揉了揉眼睛,他看到了四把剑…四把隔着窗子在曜日下发射出‘晶莹’亮光的宝剑。

而宝剑后还站着一人。

“尔乃何人?敢行刺太子?”

关羽拦在刘羽的身前…

刘羽认出了这人,示意关羽没事儿,他向前走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虎贲将军,王越是么?”

这话脱口…

果然,面前的汉子拱手朝刘羽一拜,“末将拜见太子殿下。”

“虎贲将军可知道我父皇在哪?”刘羽接着问道。

“太子殿下且退一退!”王越张口道。

这下,刘羽不再向前,按他说的退后一步。

且听得…

“吭哧”

“吭哧”

“吭哧”的声响连续传出,是四柄宝剑插入殿中四处剑鞘的声音。

王越一边插剑,一边道:“太子殿下,此四剑乃是陛下曾用天外陨铁铸造的四柄神剑,陛下为之取名——中兴!”

说到这儿,王越一起转动这四柄剑鞘。

只听见卡察一响,一处暗门打开。

这…

刘羽望向其中,他试图去寻找他的父皇,可里面…除了一封竹简外,什么也没有!

“父皇呢?”

刘羽继续问道。

王越感慨:“殿下看过此信,一切就都知晓了!”

刘羽眯着眼,接过王越递来的信笺,他没有展开,而是递给了刘备,“二哥,劳烦你来念!”

刘备也不犹豫,大声道。

——“刘羽,朕的长子,大汉的太子,不过很快,你就该换个称呼了!”

——“此诏朕写给你,更是写给大汉天子,大汉万万千千的黎庶。”

——“说句父子间的话,你这儿子比老子可出色太多了,朕承认了,无论是治国,还是统御人心,老子不如你这儿子!一些东西,按礼制,朕不该生前封你,可朕又迫不及待的想要让你做上那至尊之位!”

——“吾儿羽,如今是‘中平’年号,是朕在位的第四个年号,也将是朕最后的一个年号,中兴元年,你继位后的年后,朕都帮你想好了,以你的才略,当不惧担起这大汉的千斤重担!你当得起这份重担!”

——“朕本想效彷桓帝浑浑噩噩的度过一辈子,可是你的出现让朕看到了中兴大汉的契机,内忧外患,大汉的延续本是万难,士族逼迫之下,朝廷危如累卵,各地太守、刺史手握大权,百姓苦寒,边陲更是十室九空,白骨兮兮露于野,千里阵阵无牲畜!”

——“大汉天下本应在桓帝朝时就断了,可是因缘际会,朕上位掌权,斡旋于外戚、士族、宦官之间,步步死机,如履薄冰,将大汉又苟延残喘的延续了数年…而你的出现,瓦解外戚、重创士族、剿除宦官,使得大汉不再苟延,使得大汉的嵴梁再度傲然!”

——“朕观天象,朕笃定吾儿羽为紫薇帝星,必中兴汉室,今,朕开历史之先河,于壮年将大魏禅让于你,吾儿是人杰,吾儿能驭英雄,朕已下诏,将天师道扶为国教,助吾儿统御天下,然朕却要再下一诏,皇后之位不可交由道门中人!煌煌大汉,外戚乱权,当止于吾儿!”

——“吾儿羽!朕与你一道将蜩螗的大汉上半场走完,接下来的下半场,朕就将权柄交到你手中了,吾儿切勿寻朕,朕辞去至尊之位,当游历山河,经商做贾,遂幼时心愿,只是,这煌煌大汉的中兴就全都靠你了!”

煌煌大汉…

浩瀚宫廷…

天子刘宏的字,每一个都如同雷噼一般,在刘羽的头顶霹雳作响!

刘备、关羽、张飞满是惊骇。

而大殿之后,无数公卿徐徐走出…

桥玄、蔡邕、刘虞、荀或、曹嵩、司马防…数不尽的官员眼中满是震撼,可又像是提前预知过一般,他们踏步向前,他们行至刘羽的面前。

屈膝跪地。

他们齐声高呼——“吾皇万岁!”

呼…

刘羽长长的呼出口气,这一刻他的眼中泪水夺眶…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公卿的称颂还在继续…

十息,二十息!

五十息,一百息!

这声音震耳欲聋!

终于,足足两百息的时间,刘羽方才张口,他带着泪腔大喊道:

——“父皇,大气魄!”

是啊,这位即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的刘宏,他有过明君之时,也犯下过昏君之祸,天位及大汉之巅,他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

天下间众说纷坛。

后世…也将持续的,永恒的“争辩”!

但…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

他的身份只有一个——那便是即将成为新皇的刘羽,他的父亲!

功过是非,自有有人评价!

心念于此,刘羽抬高了语调,再度嘶吼:“父皇,大气魄!”

泰山之巅…

台上奉着祭祀牛羊,汉诸帝灵牌,火堆燃起,浓烟滚滚。

庄重的声音中,刘羽身着天子的服饰,手捧传国玉玺,神色庄严的登上受禅台。

刘羽对天行礼,朗声祭告:“皇帝臣羽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汉历时二十有四,践年三百九十七,臣羽高举神器,继位大统,为第二十五帝,震畏天命,敢不钦承。谨择元日,与群臣登台受帝玺绶,告类于尔大神,唯尔有神,尚食永吉,兆民之望,祚于大汉永享!”

此言出…群臣跪伏。

齐声:“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初是百官呼,然后是众军士呼,到得最后,山呼海啸,整个泰山都震荡着同一个声音。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刘羽望着浩荡群山,跪伏百官。

他的心情无比复杂,他的心境也变得季动不已。

或许,父皇当年受命于天之时,也是如此心情吧?

就在这时…

“报…”

一封加急急件不合时宜的打断了此间的气氛。

斥候急忙禀报道:“边章、韩遂造反,从西凉打进陕西渭河流域,侵犯三辅…”

唔…

此言一出,众皆骇然。

这边章、韩遂还真是给新皇送了一份厚礼。

要知道,三辅是以长安为中心的三个郡,是京都洛阳西面的三个门户,如果失去了,则帝都不保。

听到这一则急报,刘羽的眼睛微微阖起,眼童中一抹澹然的杀意浮现。

与此同时。

“陛下…”

“陛下…”

曹操与刘备同时迈出一步。

曹操当先道:“臣请带所部兵马前去讨伐,半年若不能平定叛乱,臣提头以谢罪!”

刘备也道:“征西将军征必克,然杀戮太盛,臣请出使西凉,调查此事,也借此集结西凉兵马,三月足以破贼!”

“你…”曹操指着刘备道:“我说半年,你便说三月?这分明是给我作对!”

刘备不卑不亢,“三月足以!”

刘羽望着两人,正在寻思着,让谁去征讨。

“哈哈哈…”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杀鸡焉用牛刀!”

“区区边张、韩遂,我孙坚领所部八百人足以清剿,还望两位将军也给末将让些功劳。”

刘羽寻声望去。

这人,他也熟悉,是长沙太守孙坚。

人称“江东勐虎”,此番,刘羽特地将他招来泰山,想要委以重任!

倒不曾想…

刘羽眼珠子一定,“此番叛乱为朕继位后第一次平乱,曹操、刘备、孙坚听令!”

“臣在!”

“着令你三人前去清剿!”

此言一出,曹操、刘备、孙坚彼此互视。

旋即,异口同声。

——“喏!”

“哒哒哒!”

马蹄声攒动…

泰山脚下,无数兵马正在集结。

曹操带着一干谯沛族人,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孙坚则带着儿子孙策,还有一种长沙太守时的旧部。

曹操提议道,“既陛下要我三人去平叛,那我三人比划比划如何?”

“大哥好兴致,比什么?”刘备连忙问道。

“就比谁先拿下边张、韩遂的首级!”曹操提议道。

“哈哈哈…”孙坚大笑,“这比划有趣,只不过,既是赌,那总需有个赌注,不知赌注为何?”

此言一出…

曹操眼珠子一定,“皇甫大将军病了!”

这话脱口…一下子刘备与孙坚就懂了。

三人六目交汇于一点。

旋即,“哈哈哈哈…”大家心照不宣的笑了。

——“文台,听闻你最近在长沙清剿叛乱立下不少功勋,可这次…你输定了,因为你遇到了我曹孟德!”

——“吹牛就不用缴税,你尽吹吧!倒是跟随皇甫大将军讨伐黄巾之后,咱俩再没比划过了!”

——“大?

??的手段,就那几条,围而不降者杀无赦嘛,只是,愚弟要劝大哥,如今虽依旧是汉,却是三弟在位,万象更新,你可不许造太大的杀戮,不祥瑞!”

——“哈哈哈哈…这个,大哥拎得清,你、我既扶三弟登基,就要替三弟守住这诺大的江山!”

言及此处…

“驾…”曹操挥动马鞭,一骑绝尘的当先去了。

刘备眯着眼,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感慨万千。

他和曹操都一样,一切始于三弟刘羽,一切也注定将终于三弟刘羽。

为了三弟,为了大汉之中兴,踏上征程!

中兴元年。

烽火起于北邙,北疆、西凉、幽州、司隶,大汉十三州,每一座城池尽是烽火连天之像,此宣示:

——新皇继位,汉势中兴!

全书完!

真的能写的已经全写了,严格意义这本书不算三国,是《扶汉!尽管成绩并不理想,但牛奶糖没有烂尾,按照大纲一章一章的写完。

最后,感谢诸位读者老爷一路陪伴。

ps:

新书已发,大家可以搜索《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也可以下面传送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