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贞观十一年(1 / 2)我要当太子!首页

贞观十一年,长安。

蜀王府内,一少年头戴云纹白玉冠,身穿锦绣常服,正在后院湖边垂钓。

少年名叫李愔,十六岁,是当今大唐皇帝的第六子,封号蜀王。

见浮标久久没有动静,李愔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活了十六年,脑中突然觉醒另一个人的记忆,两者融合之后,他的自我认知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蜀王李愔,还是来自一千三百多年后的青年李愔,亦或者两人都不是?

不过很快,李愔就放弃了思考这个玄学问题,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吴王李恪是他的同胞兄长,他们的母亲杨淑妃是前隋公主,隋炀帝之女。

按照原先的轨迹发展,他的兄长李恪会因为贤名被长孙无忌所忌惮,最终在李世民驾崩后,以谋反罪被诛杀。

而他也因此受到牵连,最终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郁郁而终。

李愔不想落得那样的结局,只能未雨绸缪,努力改写自己的命运。

他回头看向胖乎乎的王府总管杨纪,问道:“禁足之期还有几日?”

“还有三日。”杨纪低头答道。

李愔点点头,没再开口。

三个月前,他在益州打猎时踩踏民田,被地方官员弹劾。

李世民命他回京述职,革去他的益州都督之职,还将他禁足一个月,罚俸半年。

好在他还没有封邑,倒是免了削减封邑的惩罚。

“近日外面可有什么消息?”李愔看着浮标,随口问道。

杨纪想了片刻,回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前几日天降大雨,以致渭水泛滥,不少百姓造了灾。”

渭水泛滥?李愔凝眉思索。

“殿下,咬钩了!咬钩了!”杨纪见浮标晃动,急忙出声提醒。

李愔来不及多想,马上拉起鱼竿,不过等鱼钩离开水面后,却看到上面空无一物。

他瞪一眼杨纪,扔下鱼竿,起身往书阁走去。

没走两步,他又回头吩咐道:“这湖里没鱼,让人去西市买些鱼苗,放养在里面。”

杨纪缩了缩脖子,闻言愣住,他刚才明明看见浮标晃动,殿下怎会说湖中无鱼?

见李愔已走远,他急忙快步跟上。

李愔走进书阁,对一旁的侍女说道:“替我研磨。”

侍女明显愣了一下,才行礼回道:“喏。”

未等她有所动作,杨纪马上凑过来,谄笑着说道:“还是让奴婢来吧。”

李愔不置可否,开始构思奏疏的内容。

等杨纪将墨研磨好后,他才提笔书写。

“儿臣李愔,拜父皇安康……”

奏疏里,他首先对自己在益州犯下过错反省、悔过,进而提出愿意捐献蜀王府的钱财,助朝廷赈济渭水两岸的灾民。

杨纪站在旁边,看完奏疏里的内容后,心里满是震惊。

自家这位向来无法无天的殿下,居然也会低头认错,而且言辞还如此恳切,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

李愔将毛笔放回笔架,说道:“等墨迹吹干后,派人递到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