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七、国考一:温厚的志向(2 / 2)一位hr的穿越之旅首页

考场静寂无声,只有考官往来巡视的轻微脚步声。

温厚通读了一下试卷,基础没什么难度,诗词为自强咏志,而策论的范围很大,安民、富民、强兵、卫国、治国、强国。

仅用了一个时辰,温厚就完成了基础一项,检查无误,待墨迹干透,糊名,放入身边的第一个盒子里。

自强咏志?温厚想起了肃州常年干旱,想起了家乡的戈壁黄沙,又想起了这一路看到的花红柳绿、绿树成荫,百姓的富足都强于肃州,不由悲从心来。提笔写下《悯旱》: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

策论本就是温厚所擅长的,要说温厚没有雄心,那是假的,谁不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为了准备的更充分,年少成名的温厚拒绝了五次大离王朝的国考,幸得如此,他也躲过了给大离王朝陪葬的命运,一直到二十八岁方才参加科举,而且是安国建国的第一次科举,一路过关斩将,府试、州试都独占鳌头,如若国考才拿第一,那可真是连中三元,必然会被记录在安国史书之,文人爱名,温厚自然也不能免俗。沉思良久,温厚决定赌一赌,写一篇大文章。

治国首当治民,民富则国强,今我安国幅员辽阔,民众却稀少,在册仅四百余万户,且分布不均,多集中在秦、陕、陇三州,偏远如肃州不足三十万户。如今天下大乱,如我安国安定者凤毛麟角,可制定引民移民之策,授予土地,以壮国力;奖励百姓拓荒;战兵、府兵也可屯田。

安国六州地貌各异,当因地制宜,种植不同之作物,善麦则种麦,善粟则种粟;不适种植之地可植牛羊喜食之物,发展畜牧养殖业。温厚将多年调研的各州作物亩产数据以及各地畜牧养殖量数据作为佐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安国六州不缺耕牛,然各地之耕作之器具颇有不同,当择其精华、弃之糟粕,鼓励耕作之器具改良,择专人教授。温厚列举了几种安国较为优秀的耕作器具。

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古之法令,然遵从仅为基,当兴水利,种树植草,肥沃土地,则引民移民事半功倍。温厚又依据自己对安国河流的了解,做了引水的建议。

农国之根本,商国之推力,我安国六州物产丰饶,除国之禁运之资外,可制定优渥之策,大力发展商业,多屯民生、军用物资,钱可外流,涉及国之稳定、民之稳定的物资尽量只进不出。物资丰饶,至天下大变,内可自保有余,外可拓土开疆。

佐以吏治清明、法制通彻,引大才、用大才,兴教育、强军事,则国之强盛,一统天下可期也。

治国论,挥挥洒洒,一蹴而就。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