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2 / 2)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首页

因为他想到的是来此之前,文聘对他说的话…准确的说,这不是文聘对他说的话,而是文聘转告柳羽的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孟子中的话,而柳羽将这番话带给黄忠的意思,就是让他不要在意“霍玉”姑娘,做自己“从心”选择。

在柳羽看来,擂台要赢,可比起擂台…黄忠这个人,更弥足珍贵!

这小插曲被邓某看在眼里。

虽然有些不甘与愤怒…

却终究无可奈何,说到底,这一场擂台足够黄忠报恩了。

“哼…”

邓某冷哼一声,转头望向魏延。“文长不是一直抱怨俸禄不够么?这场擂台赢了,你的俸禄,本族长添上一倍!”

“多谢族长。”魏延拱手,旋即一跃翻上擂台。

文聘早已登上擂台,摆开了架势。

“文郡尉,某看过你使刀,不是某的对手,还是认输吧!”魏延当先张口,语气狂傲。

“不试试?岂知孰胜孰败?”文聘冷然道…“本郡尉倒是听说过你,却不知道,手段可有口气这般狂妄?”

“哈哈哈哈,赢你,易如反掌?”魏延吟出一句,当即提刀挥出,文聘迎上!

“锵啷啷啷…”

两刀交汇…金属碰撞,发出无比清脆的声响。

同样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只这一个回合,擂台下的关羽就看出了一些诡异。

——魏延没有尽全力!

这个想法刚刚生起,关羽的眸光转到柳羽这边…

此时的柳羽眯着眼…嘴角不漏声色的清扬了起来,这副表情…就像是四个字——成竹在胸!

这一刻,关羽恍然。

原来…

柳观主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在“黄忠”这边,可他的真正目的从来就不是黄忠,而是…而是魏延!

被骗了…

不光是敌人,就连他关羽也被骗了,被蒙在鼓里!

洛阳,一处酒肆,当朝太傅袁隗与一个边陲小吏已经聊了许久。

董卓的神情已是又悲又恨。

“砰”的一声,他拍案而起,大声道:“袁太傅所言当真?家父…家父与兄长真的是…是被段颎与宦门陷害,于牢狱中杀害的么?”

今日…

袁隗说的话已经颠覆了董卓的认知。

二十年前,他与大哥董擢、弟弟董旻跟随父亲董君雅回到了父亲的老家西凉。

他的父亲董君雅拼尽一生,才担任颍川郡的纶氏县尉,是掌管缉捕“盗贼”的武官,这是个很小的官。

可回到西凉,别说是小官了,他的父亲都需要冲锋上阵抵抗胡羌。

而他的父亲是死在一次谎报军功中!

在边陲,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军功往往以实际斩首的“十倍”之数上报,如此…一来可以提高边陲军的士气,二来也可以换取更多朝廷的封赏与奖励。

董卓的父亲董君雅功夫不弱,所带的兵马也立下过许多功劳,眼看着就要成为牙门将这样能统帅千人的部将。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他却被举报,说他是谎报军功,杀良冒功。

谎报军功,自然便是揪住那“十倍”之数。

杀良冒功,则是说军功都是别人的,他是杀了那个有功的战友,冒充战友的军功。

这本都是子虚乌有之事,可经过调查,最后竟是“证据确凿”,而董君雅也莫名其妙的死在了牢狱之中。

之后,段颎特地找到董卓,说是调查清楚了,董君雅是被冤枉的。

可…

小小年纪的董卓却已经失去了父亲。

段颎说要补偿他,便从小将他安排在军中,还赐给他一栋简陋的房子。

“呵呵…”

袁隗冷笑道:“仲颖啊,你还是不懂这官场,段颎是宦官的人,他岂会不知你父亲是咱们士大夫的人,又岂会给予其兵权,放任他做大。”

“在大汉,一个县令都能被称之为‘百里侯’,掌管百里之地的生死,更莫说是‘凉州三明’之一段颎这样的边陲将军,有朝内那些阉党的庇护,有罪也好,无罪也罢…他想杀死你父亲,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么?”

讲到这儿,袁隗抿了口茶,“你想想,自打你父亲死后,段颎便将你收于麾下,可这些年你屡立战功,这些功劳都算到了谁的头上?你手下除了雍凉百姓的拥护外,除了那些年轻人自发组成的部曲外,可有一个是段颎派给你的兵?他不过是在利用你…去壮大他自己。”

“这些年,他利用你在边关积攒够了资源、军队,如今入朝为官,在阉党的里应外合下,位列九卿高位,这些年…到底是他成就了你,还是你成就了他,亦或者是他利用了你!”

这…

董卓的眼眸凝起。

他回想起这二十年来一幕幕。

的确,袁隗说的一点都不假,他父亲…甚至于他自己,这二十年来,每年不都在被打压么?

凭着他的军功,怎会只做一名边陲小吏?

这些年,枉顾他董卓还把段颎当恩人看,他…他就快认贼作父了。

而眼前的太傅袁隗,他说出了太多有关自己父亲的事儿。

一时间,这些年总总的疑问,董卓全都清楚了。

因为党锢之祸,袁隗救了他们董家,而宦官要赶尽杀绝,便联合边陲的段颎害了他的父亲。

呼…

董卓长长的呼出口气,他信了…他完全信了。

“袁太傅,我董卓想要给父亲报仇,想要…想要诛杀这群阉党,那我…我该怎么做?求袁太傅…求袁太傅为我指点迷津。”

啪嗒…一声,董卓直接跪了。

他的额头重重的磕向木地板。

“仲颍,无需如此,无需如此…”

袁隗赶忙扶起董卓,“咱们本就是自己人,你与你弟弟名字中的‘颍’便是你父亲当年加入士大夫阵营的决心。”

“尽管如今党锢,宦官权利滔天,可老夫的岳父乃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的大儒马融,岳父的弟子中有闻名天下的卢植,有经神郑玄,他们都是老夫的师弟啊。”

“还有与我们汝南袁氏关系默契的颍川家族,还有河内司马家,弘农杨家,太原王家…尽管如今遭逢党锢,可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早晚能将那群‘阉党’诛灭,早晚能让咱们士大夫重掌朝堂!”

袁隗的一番话说的董卓两眼冒光。

二十年来,他待在西凉,每天与野蛮胡羌部落首领混在一起。

可二十年后,他回到了京都…

听太傅这番话,他又能与士大夫为伍,与这些大汉顶流的文人在一起,这是天地之别的日子,这是父亲做梦都幻想着的日子。

在边陲,他董卓与胡羌首领谈论的是美女、金钱、牛马、刀剑。

而与士大夫们谈论的则会是儒学、经学、气节和复兴大汉。

这一刻的董卓终于能体会到。

为何父亲一生劳苦、费劲艰辛,也要将家门迁往中原,迁往颍川…因为这里靠近帝都,这里的人更高级,这里的话题更高端。

“先留下来吧…”

袁隗的话还在继续,“老夫介绍你与这些洛阳城内的士大夫们认识。”

“等到时机成熟,老夫会向陛下举荐你,让你带着官位再度去西凉,你的人脉、关系、名望都在西凉,所欠缺的唯独是一个官位以及一个机会!”

袁隗眼光看的极远…

如今西凉边关的将门均是段颎的嫡系,他们是宦官集团的盟友。

而要实现汝南袁氏的“更进一步”,那必须斗倒宦官。

要斗倒宦官,必不可少的就是削弱其力量…

西凉将门与宦官同盟,他袁隗就必须放董卓过去,跟凉州武人们争夺资源。

只是…

董卓的眼珠子一定,“袁太傅为卓如此谋算,卓感谢袁太傅大恩,可…卓在雍凉的功劳都被那群阉党霸占,袁太傅如何举荐卓为官呢?更何况是…边陲的官员!若是小了,根本无力与凉州武人抗衡,若是大了,凭卓的资历,怕是远远不够。”

董卓的话语间流漏出了许多担忧。

“哈哈哈…”此言一出,袁隗笑了,他发现这个董卓比他想象的要聪明许多。

他拍了拍董卓的肩膀,“仲颍啊,机会多的是,你在凉州有威望,山西武人也极其仰慕你,一旦大汉境内发生叛乱,你振臂一挥,筹集数千武人平息叛乱立下大功,到时候莫说是一个边陲将军,就是凉州刺史、并州刺史,老夫也能替你争来!”

讲到这儿,袁隗再度拍了拍董卓的肩膀。

“仲颍啊,要耐心…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很快,大汉天下就会有一场叛乱,而这叛乱就是老夫送给你立功的良机!”

“等到未来,你手握凉州兵权,待得时机成熟,老夫让天子发出诏令,召你带兵入洛阳,那时候惩灭阉党?还不是轻而易举?”

袁隗的话愈发的意味深长。

而一旁的袁绍,如今已经能读懂叔父的话。

叔父的计划,到时候召西凉的董卓入京,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惩灭“奸党”,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个亲手扶持起来的“董卓”,助汝南袁氏进那一步!

叔父这盘棋,下的是真大…

莫说是董卓、何进之流,就是宦官、将门…乃至于天子都被蒙在鼓里。

天下如棋,众人为棋子,叔父执棋谋奕天下!

等等…

感慨到这儿,袁绍的眼芒中突然闪过几许担忧。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玉林柳郎——柳羽!

这个袁绍曾经结识过的家伙,这个曾经帮袁绍彻底拜托‘庶子’身份的家伙,他与他的天师道…会不会横插一脚,让这棋盘多出许多变数与波澜呢?

担忧…

一想到这里…袁绍的眼眸中多出的是无穷的担忧。

这个柳羽,他与他的天师道,千万不能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