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中佛”,就是并非真的信仰佛祖这个神,而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佛,每个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杨诚回答道。
“既然我也是佛,那我又何必拜其他佛呢?只需拜自己心中的佛就行。”
“不过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假和尚借这一套说辞破戒。在我看来,能够正在做到拜心中佛的,都是正在的大德高僧。”
“故而像这一类高僧,一切外在的表现,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虔诚的释迦牟尼佛教徒,但实际上他拜的不是寺庙里的释迦摩尼雕像,而是自己。”
“至于“佛祖本身”就好理解了,大多数佛教徒都是如此,拜的是释迦牟尼佛。”
杨诚又补充道:“不管是拜的什么佛,如果是真正的大德高僧,在皇帝乱来之时,必然会劝阻,例如梁武帝出家这样的事。”
“毕竟皇帝乃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跑去出家了像什么话!那么多需要皇帝决策的事,他跑了,谁来定?”
“除非是退位了,新皇帝继位,国家有一个新统治者了,那么老皇帝想拜佛还是求道都随便,不要再干预朝政就行。”
宋缺沉吟道:“这么说确实有道理,那么你怎么看待道教呢?”
杨诚说道:“原始道教多有血腥残忍,有悖人伦的教规或仪式,好在在寇谦之等天师的整顿下,如今的道教已经好很多了。”
“也更加符合我理想中的出家人,或者说宗教人士。”
“宗教人士?”宋缺疑惑道。
杨诚解释道:“不错,虽然儒释道合称三教,但是儒教在我看来不能称为宗教。”
“道教信仰三清,追求成仙,佛教信仰佛祖,追求成佛。”
“无论是三清还是佛祖,在各自的经书中都是大神通者,非凡人也。”
“而儒家的圣人孔子,亚圣孟子,世人皆知其二人没有什么法力,也不能长生不老。”
“其二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靠着品德、学识、贡献,所以被称为圣人,不具备像佛祖、三清那样的神性。”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是宗教,信奉神灵。”
“而儒家不是宗教,儒家的经典中更多的是一种行为规范,道德要求,以及告诉世人在什么时候、身处什么位置,应该做到什么样子,才是理想中最好的状态。”
“而不是要你信仰什么神,对于神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
复又提到:“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在中原就有着特殊地位。”
“到如今,不通儒学不可能入朝为官。”
“儒家与朝廷已经融为一体了,不管是哪个王朝,是谁在当政,都无法改变朝堂中一定有大量儒家学子做官。”
“儒家的理念也在千年的时光里,与百姓融为一体,深入人心,无人可以动摇。”
“而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或许会有少量在朝为官的人,但并不能威胁到儒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