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好脾气的朱标震怒(求鲜花月票)(2 / 2)大明:妙云老婆,低调点首页

圣人言论,每个朝代,每个时代,都会被不同的大儒,重新注解。

时代的要求不同,大儒的不同,注解内容也有细微的差别。

而考生还不能照搬大儒注解的内容。

必须还要写出属于自己的理解。

所选大儒是否契合评阅者的心思,自己注解能否出彩,决定了这道题目的得分。

同时还必须考虑,科举当时,朝廷的国策,不能与国策向背。

总之,这道题十分麻烦。

而具体的作答,更是麻烦。

先要破题、然后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严格按照这八个部分,缺一不可。

格式被规定的十分严格。

就好像议论文体一样,先要提出论点,然后论据证明论点、最后总结论点。

八股只是更复杂。

限制了文体的自由发挥。

所有考生想博得出彩,那就只能拿出真正的干货。

想如唐宋时期的科考,凭借一手好的辞赋,惊艳考官,不可能!

这样严格规定的目的很简单。

让南北考生的差距缩小。

随着经济向南转移,文化也逐步向南转移。

唐以前,北方善于诗词作赋的比比皆是。

而到了宋朝后,经济难移,文化也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转移。

出现了南边文人骚客,远超北方的情况。

大明立国后,第一次科举,就弄出一个北方无一人中举的结果。

有鉴于此,八股被提出来。

身处这个时代,对科举进行了详细了解,他就明白以往认为八股误国,选拔不出优秀人才,恰恰是错误的。

八股通过限定体裁格式。

把那些华丽的诗词歌赋排除在外。

无法用大气磅礴、辞藻华丽的文采。

那就得拿出实打实的干货来。

干货恰恰是治国理政需要的,具有实干性、建设性、可行性、前瞻性、先进性的东西。

远远要好过那些空喊口号,看似华丽,实则内容空洞无味的辞赋。

这一届科举,这部分,就给了一句话。

不,甚至连一句话都算不,只是一个成语:君子不器。

第二部分是策论。

第三部分是刑名。

这两部分,他并没有去审阅,而是直接整理好,放在旁边。

按照科举的规则,如果第一部分拿不到乙下的成绩,阅卷人根本不会看后面两部分。

他认为,这才是明朝科举最大的弊端。

策论是讨论具体治国案例,针砭时弊的。

刑名则是考察断案能力的。

这两部分,恰恰是为官中,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可若是第一部分答不好,余下两部分,就是答出花,也没用。

因为阅卷人根本不会看!

不过,对此朱恪并未有什么牢骚怨气。

哪怕后面两部分,他比较擅长。

两世为人,他深知一个道理,没有改变规则的能力时,最好学会适应规则。

“真是量大管饱啊。”朱恪看着第一部分,厚厚一叠,不由苦笑。

他原本计划,花费一天半时间,答第一部分,剩下一天半,答后面两部分。

可头顶好几个漏洞,迫使他不得不改变计划。

必须要考虑到雨天。

第一部分耗时,必须压缩!

求鲜花。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