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还未到禾场,眼尖的苏小弟已经迎了上来,后面跟着王家那双胞胎妹妹王柳画。
王家这对双胞胎应是异卵,长得不甚相似,除了瘦弱了些,倒是很符合这世界对女子的审美,看起来憨厚稳重,两姐妹今年业已十五。
王家贫苦,没什么田地,就那么二亩地也还是苏家的。王母王父在的时候倒是佃了点地,交了租之后也就够一家子勉强果腹,一年里也难吃上一餐白米饭。
王母王父走的时候,王柳心才八岁,王阿爷上了年岁,便把佃来的地退了,靠院子里那些边边角角的地种些菜蔬和土豆之类的粗粮,养活一家子。
这几年苏武打猎手艺日益精进,相对地里的时间就少了,刚好王家两双胞胎年岁渐长,每次农忙时都来苏家帮忙。
苏文看着这两姐妹颇为稳重,在田事上也费心思,跟苏武商量了下,准备送二亩地给王家两姐妹种。王氏一开始不同意,后来便说好王家每年收成的时候给苏家两袋米,终究心疼王家老幼,勉强应了。
其实两袋米也不少了,这年头的收成低,就以稻子来说。苏家都是上等的田,一亩也就两石的收成,去壳后能磨成一石米,也就两百斤左右的米。
一般一袋米是五十斤左右,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收CD给了苏家。
至于那中等田,一般能收一石六斗稻,八斗米,大约是三百二十斤稻子,一百六十斤米,下等田就只能收一石二斗稻了。
大部分的田地还是以中等田和下等田为主的,上等田相对少量。青山村的田倒是以上等田为主,相对其他村而言,生活稍稍好些,连着好些年里正也是青山村的人。
不过相比佃地,苏家这确实像是送地给王家种了。佃租一般是三成,辛苦一年,收成的七成归地主,四成归佃农,朝廷收的田税、人丁税和徭役等也都是从这三成里出的,最后实际给佃农的可能三CD不到。
这时候对农家而言,朝廷征收的主要是田税和人丁税,还有一部分徭役。
高祖时期田税是十五税一,新帝继位不久就降到了二十税一。
人丁税上,三岁以下幼儿和五十五岁以上老人不需缴税,三至十四岁的缴纳部分,一般是二十到三十文一人,待十四岁后算作成丁,需缴纳一百二十文一人。
女子满二十岁需要服徭役,至五十五岁结束,一年需要服役一个月,可用银钱替代,一个月二两银子。另外女子一生之中还需服兵役两年,地方兵一年、戍边一年,一般也可用银两代替,二十两一年。
苏文知道村里有不少流言说她傻,娶了的王氏,还带了三个拖油瓶。
自家事自家知,自双亲离世后,要不是王柳心把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小弟出生没几天父亲就走了,要不是有王柳心悉心照顾着,她都没信心把小弟养活。
再说苏家和王家本就交好,苏家双亲在世时,苏母不太擅长种田,苏父更不用说了,苏家那些蔬菜瓜果还是早年王阿爷手把手教着种的。
苏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几个孩子从小也没为银钱费过思量。也就双亲骤然离世时艰苦了些,不过相比平常的农家,苏家日子也不算差。
苏吟小还看不出来,苏文几个大的对钱财这些身外之物看得倒不是很重。
就说这次秋收,要不是有两姐妹帮忙,就靠苏文和苏武没准就误了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