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李圣的“过去”(1 / 2)开局执教雷霆,从指导威少开始首页

李圣虽然没有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他似乎说的是实话,也并没有骗人,所以这才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是雷霆那个老板太容易相信别人,还是他有什么别的考虑,或是看出了李圣身上别的优点?

反正他们是不会相信只是一场面试一通谈话就能决定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的,这样是不是太过于儿戏了一点。

这或许也就是国人的思维,永远跟NBA的这些人不在一个频道上的原因了。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信息差的缘故,NBA那些人可能有内部消息,会提前判断和知道一些事情,而他们不知道所以只能从正常逻辑出发,但是现实中往往不讲逻辑,所以所谓的预测就成为扯淡。

而另一方面,也可能单纯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比如很多球迷都难以想象某些交易的发生,但就是那么发生了。

就好像球迷们整天说“给哈登一个杜兰特”,结果真给了他一个杜兰特;比如说“让詹姆斯感受一下威少”,或者“让杜兰特感受一下欧文”,哦豁,这阵容还真组成了。

当然,像是“家乡篮球”、“学区房篮球”这种,在“兄弟篮球”发生后就没人怀疑的情况就不说了。

然后大家都说“父子篮球”,就看什么时候会实现了。

虽然面面相觑,不过倒是没有人质疑李圣,李圣也说得很清楚了,不该说的他肯定不会说,能说的说了,他们不能理解也没办法。

然后接下来就轮到了其他的记者,比如新浪的周记者上来就问道:“李先生,我们都知道您是大学到米国来留学的,而且你在大学学的好像是和篮球无关的专业,你是怎么想到要投身篮球行业的呢?”

李圣心想这个我哪里知道,即便他继承了前身的记忆,但关于这方面的记忆,好像也就是突然受到触动心血来潮就去做了,然后发现还能做得不错,就继续做了下来。

只能说天才的世界我不了解,不过没关系,我是挂壁。

“刚开始其实只是因为有一次生病了,然后当时身边没人照顾,自己一个人觉得很难受,让我体会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觉得自己应该锻炼身体了,刚好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个篮球场。

“本来我已经很久没接触篮球了,上次碰球应该还是初中的时候,后来就一直忙于学业,结果学业上来身体变差了。不过这次我发现很多动作熟练了一下还是能够做得出来,然后想起来以前读书的时候看NBA还一直梦想能够来这里打球呢……”

看李圣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大家也跟着笑了。

不过老实说,有多少人少年时没有成为运动员、科学家的梦想呢?

尤其是大姚进入NBA以后激励出来的那一批人,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之后断代了,没有能够在NBA扛起中国球员大旗的天才出现。

国内的篮球狂热,应该主要归因于一部动画一个球员,那个球员自然就是大姚,而动画自然就是“灌篮高手”了,这是多少人的青春?

如果没有这俩,就算斯特恩再卖力的宣传,篮球和NBA也不可能在国内掀起席卷似的浪潮。

这时李圣继续说道:“只是那个时候吧,我就意识到,我确实不是打NBA的料了,毕竟我连野球场里的那些小孩子都干不动。”

这下大家是真的被逗笑了,好笑之余又不禁有点心酸感。

米国的篮球行业为什么这么发达,可不只是因为NBA,甚至可以说NBA在其中的分量是最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