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朱云的计划。(1 / 2)大明:蛮清入侵我藏不住了首页

“学士说笑了,古人言: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本王纵使再如何畅想,那也绝不可能顶的过两人的。”

孙承宗将身子微微躬起,神情之中满是尊敬地说道:“王爷请说,老夫,洗耳恭听!”

“本王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既然江南之地距离辽东遥远,那为何我们不能借助外力,将这路程的所消耗的时间减少呢?列如,使用信鸽传信。详情的话,还请学士观看本王的计划书吧。”

说罢,朱云一旁拿出了计划书,递给了孙承宗。

孙承宗一脸好奇的接过朱云的计划书,开始认真看起,但随着自己的细细看去,孙承宗神情反倒是一惊。

因为他没想到自家王爷的想法,竟和自己在计划书的内容不谋而合。

只是辽王的战略计划书面的内容并不只是仅限于大明境内的信鸽传递据地,甚至比他的战略计划书都还要宏大。

细细看完的孙承宗心中满是惊骇。

第一步:通过信鸽传信,通过封地中的臣民在蜀都、苏州、京师、天津建立信息据点,并通过情报人员收集周围信息,随后通过沿途的信鸽据点传回封地。

若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毕竟孙承宗此时写的计划书其实和辽王的差不多。

但问题是,辽王他不光列出了信鸽的传递据点从封地出发,途径山海关、京师、天津、苏州、蜀都等等,并逐渐辐射到整个大明境内。

更为重要的是,辽王他甚至还将单一信鸽据点都列出了详细位置。

例如从山海关进入封地的信鸽,会先经过中后所,然后在抵达封地等等。

初看下来,孙承宗他自己感觉到了有些杂乱。

但随着自己的仔细一想,便很容易的构现出了一个将整个大明境内都覆盖的信息传递路线。

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若是成功建成,但以后大明境内的任何大事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封地中来。

孙承宗惊呆了,因为自己都没有想得如此仔细。

甚至还规划出来了每一只信鸽运送信件的路线。

甚至于还有在危机时刻才会存在的备用路线。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