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2 / 2)穿回古代科举养家首页

陆宁安早就知道这个提议父母绝对不会同意,他就是说出想法试个水,既然众人都拒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他们可以和人合作啊。

他们提供建议和方子,让别人来出面。他们找人合伙,就和代理商一样,他们一家以技术入股,找个在县里说的上话的人物一起做生意,他们只拿干股,这样也就不算是行商了。

陆宁安将这个法子一讲,陆父有些心动,他心里倒是想到了一个人。

“我们家技术入股,砖厂里可以找村民去做事,有村长和族老在一旁压制,县里也有人能说的上话,我们家只拿干股,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上河村背靠青山,山上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枝繁叶茂的不缺柴火。烧砖用的泥土和沙土山上和溪边也不缺,村里荒地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正是建窑厂的好地方,这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勘察,陆宁安得出的结论。

村里虽然有些让对陆宁安一家不友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对他们一家保持善意的态度的,就像村长、族老和陆秀才。而且陆父和陆母从小在这里长大,以后也会在这里住一辈子,与其和村里人保持冷冷淡淡不合群的态度,不如让他们觉得亏欠他家,这样,以后但凡有挑事、不怀好意之人,不用他们家出手,得了他们家好处的村民就会先给他们挡回去。

这就是为什么在不伤害到自家的前提下,陆宁安还对村人尽心尽力的提携,想法设法的一起过富裕日子。

虽然有时候陆宁安也被人逼得只想破罐子破摔,但是也还不到鱼死网破的地步,日子还得过下去,都是穷闹得,要是日子过得富裕也不至于为了一点小钱小利的争得头破血流了。

“莫非宁安你知道烧砖的法子?”一听陆宁安话里的意思,陆父惊诧不已,上次火炕的造法儿子说是在书里看的,问他那本书,陆宁安也只说在陆秀才那里,他随手翻了翻,看了一眼就又放了回去,陆父要是想知道,他再去找找,虽然到时候不一定能找得到。

陆父本就对读书人有种天然的敬畏之情,上次一听陆宁安拉扯陆秀才的大旗,立马就偃旗息鼓了,也就不了了之。这次又听见陆宁安有新的生钱之法,不由得疑心也是在陆秀才那里的书上看的,这是本什么惊世宝书,怎么什么生钱的法子都有?

陆宁安尴尬的干咳一声,牛皮扯得太大,差点补不回来了,也幸好他前世在经济类的节目里有关注过古代砖石烧纸记忆,大体还是记得几分的,其他的只要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

他对陆父保持一定的期待,连火炕都造起来了,还怕烧几块砖头吗?

这是个不错的好办法,在县里的砖石和灰浆都跟不上的情况下。再说了,现在已是冬日,各个窑口的砖瓦匠人也该回家过年去了,县里的砌火炕的村人也都陆续回了家,就算是雪停了,估计也到了年底,那个时候也都没有人再出去县里上工了。

这段时间,可以趁雪停后在村里试着盖砖窑,烧制石砖,制作灰浆,等过了年,还会再冷上一段时间,而这一段时间,他们的石砖刚好可以大卖一场。

不免的这个时候他们的加入会是对县里窑口的一个冲击和威胁,这就是为什么要找一个在县里和衙门的人说的上话,而又有影响力的人物了,有这样一个人坐镇,旁人也奈何不了他们。

陆宁安说的头头是道,三人听得是连连点头,这个主意不错,而且陆父心里头也已有了最好的人选,只是,那人现在不在村里,等雪化后陆父可以去县里找人商议,也不差这么几天了。

坏消息被陆宁安轻而易举的解决,还多了一条生财的计划,众人也都不苦着脸了,微笑浮现在几人面庞,忽然,几人闻到了一股饭食烧焦的气味,陆母大叫出声,一下子跳了起来,风一般的跑了出去:“哎呀,锅还在火上呢。”

陆宁安顿时想了起来,好么,光顾着和陆父、陆母解决问题了,把做了一半的饭给忘了,几人也起身跟了上去。

好在虽然煮的时间长了,只烧焦了一个锅底,将就着众人将锅里剩下的杂粮汤就着陆父从县里买回来的点心吃了下去。

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好在陆宁安也已经吃惯了这样的杂粮,不紧不慢的一口一口吞咽着,毫不在意的将碗里的饭吃的一干二净,当然前提是无视掉那一股股的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