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2 / 2)穿回古代科举养家首页

“是不是他们逼你的?你抹不开面子,所以才同意让村里也开始做豆腐干生意的?”

事关二儿子一家养家糊口的生计,杨氏势必是要问个清楚的,若是让她知道是哪几个人戳摸着,她定然要让他们家里好看,她杨氏可不是好欺负的。

虽然她待陆二福没有她大儿子和大孙子那么重视,那也是自己生的,由不得别人欺负。

杨氏几句略带关怀之意的话,却让陆二福鼻子一算,差点就红了眼圈。果然,他就知道,她娘还是想着他的,虽然这一点点想念连大哥和大侄子的一丝半点也比不了。

“没有的事。”陆父忙解释道:“儿子现在在琢磨别的挣钱的法子,顾不上豆腐干的生意了,所以才给了人。”

陆父解释道:“这做法本来就简单,人一看就会,当时就是做着让家里人尝尝鲜,没想着能挣大钱。”

送出去的东西可没有往回收的道理,再说了他当初送出去也没想过趁机做些什么。自己的小儿子陆宁安倒是给他讲了什么市场饱和度之类的话,他没怎么听得明白,就懂了一个道理,满大街都是的东西,那就是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倒不如给了村里。

“真的没有?”杨氏还是有些不信。

“真没有。”陆母赵氏这是在一旁插嘴道。“这卖东西就讲究一个新鲜,如今三个月都过去了,人的新鲜劲儿都过了,这东西也就不时兴了。”

听了赵氏的话,又看了眼陆父,杨氏才悠悠的叹了口气,“行吧,既然如此,我就不管了。”

“你这院子里又是在琢磨什么?”杨氏转而问道。

她这一进门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到处堆放着土砾砖石,一片灰扑扑的狼藉景象。

“是火炕。”陆父一脸兴奋的说道。

“火炕?”杨氏不明所以,那是什么东西?

也难怪杨氏不知道,女人家本就不大出门,她走过最远的路就是从村里到县上的路,连清水县都没有出去过。见识的少了,见得人也少,不知道的东西自然就多。

“是北方那里的床。”

接着陆父将火炕的好处和作用大说特说,杨氏听在耳边只觉得她家若是有个牛,恐怕都得被她这二儿子给吹到天上去了。只是,自己这二儿子一脸兴奋的样子,她还真不忍心打断,只能僵着脸慢慢听他说完。

一旁的赵氏倒是看到自己婆婆脸色不对劲,不过毕竟不是亲母女,做人儿媳的还是少说少做为好,要是换了自己亲娘在这儿,说再多她也不嫌絮叨。

陆父一直说到口干舌燥才停了下来,自己也倒了一杯茶水润润嗓子,望着杨氏一脸求表扬的模样,倒真不像是三十多岁的汉子。

儿子想要有出息,杨氏自然不会泼冷水,只不过鼓励也不会有几分,只能略带几分真心的说道:“行吧,要真有你说的这么好,那你就好好做。”

杨氏想着要不跟老二说说也带着老大一起?有钱兄弟两个一起赚。刚刚在外面不还看到了两个男子,里面那个窗子挡着没瞅见,外边这个可是瞅了个清清楚楚,都是一个村里的,帮外人还不如帮自己的亲兄弟。

不过杨氏又想到做火炕这事看着有些邋遢,老二一身的泥暂且不提,外面那人也是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自家大儿子最是干不了这样的活儿,平日里地里收粮食种地他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只怕也看不上这些。

于是杨氏再和陆父说话也就不提让陆大福跟着一起干了。

“你就真的让宁安继续这么读下去?”

杨氏又开始重提旧事了,虽然她也知道陆宁安已经去了三个月了,束脩也交了一年的了,吕宁安读书的事已经是改变不了的。可她还是觉得陆宁安读书出息不了,将来顶多去县里做个账房什么的,也就顶了天了。

可她也知道,做账房读个一两个月的书,认识几个字,会写上几笔就成了,但是瞧着老二家的做法像是想让宁安一直读下去,这可是个烧钱的主。她可不认为陆宁安会比她大孙子陆宁浩还聪明,宁浩当年读了五六年的书,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她并不觉得陆宁安就比她自小疼爱有加的大孙子强。

“嗯……”陆二福有些尴尬,却还是点头道:“先念上几年再看。”

而后他又想到了什么说道:“陆夫子也说了,宁安在读书上很有天赋,是个好苗子。”

“哼。”杨氏冷笑一声。

早年因着陆宁浩念书没念个名堂的原因,她觉得是陆秀才收了束脩却没有用心交,因此对陆秀才颇有几分不满,要不是顾忌着陆秀才身上的功名,她早就在当年就得去闹一场了。

因此,对陆秀才说的话,她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对此,陆二福心知肚明,也只能尴尬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