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衙内,顾希言听到韩沐传来的消息,眉头紧皱,一旁的推官江文仲沉吟道:“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沈掌柜去谢通政府上做什么?要知道张侍郎去世那天,可是与谢通政、蒋御史一起去明月茶坊喝过茶的。”
顾希言眼神冷冽,沉默片刻问:“谢通政和蒋御史府上,你应该早就去过了吧,可有什么消息?”
“下官前日去过了。”江文仲随即道:“据谢通政、蒋御史所言,他们皆是做京官时与张侍郎相识的,后来三人相继致仕回到原籍金陵,因是同乡偶有往来。张侍郎去世那日,是他主动相邀二人去明月茶坊饮茶,三人不过谈了一些昔日京城中之事,坐了半个时辰也就散了。张侍郎看上去心情不错,和往日相见并没有什么区别。”
江文仲有些犹疑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在下官看来,谢通政、蒋御史的话并无疑点。更何况,他们和张侍郎饮的是同样的茶,若是茶叶茶水动了什么手脚,为什么谢通政和蒋御史至今安然无恙?”
顾希言不语,修长的手指轻扣光滑的檀木书案,江文仲虽与顾希言共事不久,却也知道他思索疑难问题时有这个小癖好,所以也沉默下来,不敢打断他的思路。
不知过了多久,顾希言忽然从椅子上起身,嘱咐江文仲道:“你再找仵作细细核问一下张侍郎的尸体情况,我有事出去一下。”言毕匆匆离去。
顾希言抵达西关南街东面谢通政宅院附近时,天已向晚,他发现有一人同样很好奇地在一旁等待——韩沐。
“伯约也来了。”韩沐也发现了他,有些兴奋地压低声音打招呼。
顾希言眉头微皱,将韩沐拉到东面一个更隐蔽的巷子,低声问:“你怎么还在这里?”
“我好奇呀。”韩沐道:“我看沈掌柜进去得有一个多时辰了吧,还没有出来。伯约不也好奇,所以来了吗?”
顾希言沉默下来,与韩沐一起等待,眼看天色越来越黑,街旁的店铺已经亮起的盏盏灯火。
韩沐等得有些不耐烦,出声道:“我看沈掌柜这个人也真够奇怪。坊间皆传她长袖善舞,广于交际,与金陵一众达官显贵关系甚好。可是应天府的线人这几天监视下来,她从早到晚几乎都呆在醉仙楼里,只是每日辰时一刻出门,领着店中厨役去三山街一带采买食材,巳时初便返回。我刚要断定沈掌柜是个正派乏味之人,可她偏偏这时候又不避嫌去了谢通政府上,这么晚还不出来。”
顾希言并不答话,过了片刻忽然道:“季安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在这里等就可以。”
韩沐有些不甘:“一起等吧,反正也等这么久了,不在乎这一会儿。”
顾希言的眼风冷冷地扫过去:“季安是嫌人还不够多,还不够兴师动众吗?”
韩沐与顾希言相处日久,知道他这样眼神是即将发怒的前兆,顾希言为人一向冷静自持,可一旦生气,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韩沐见识过一次,绝对不想再见第二次。忙道:“那伯约小心一点,我先走了。”
韩沐离开后,顾希言从巷子里走出又等了一会儿。深秋的傍晚已经颇有寒意,他只穿了一件玄色夹袍,只觉得周身皆是冷的,手脚也慢慢地麻木,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发现一道熟悉的苗条身影从谢通政宅院东门走出。
因天色已晚,沈琼英走得很匆忙,西关南街是大路,时有马车经过,有一辆朱轮锦盖马车一直跟在她身后,忽然间马蹄急踏,鼻中打出一个响啼,发出悠长的嘶鸣,竟是急急地向沈琼英撞了上去。
沈琼英尚未回过神来,亦来不及闪躲,蓦然间一个有力臂膀将她拉开,因那拉扯的力量过大,她竟是倒在那人怀中。
他的襟怀中萦绕着冷冽的松木香,是这样温暖又熟悉,沈琼英一阵愣怔,她知道他是谁,她怎么可能忘记这个味道。
十一年前,沈琼英十六岁,顾希言十八岁。
自从顾希言上次轻薄自己后,沈琼英便一直躲着他,尽管顾希言也找过自己好几次,她都托病不见。
这天午后睡起,母亲谢小鸾来探望她,闲话一阵后,谢小鸾略带遗憾地说:“你顾哥哥可能在咱家呆不长了。”
“为什么?”沈琼英脱口问道。
谢小鸾叹道:“顾家大哥儿明年开春要进京参加会试,你谢姨的意思是,今秋早早进京寻觅一所房舍安顿下来,好让大哥儿安心准备考试。这不他们这段日子正忙着雇马车,收拾行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