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照片
姜子牧看着坐在他对面的王沁娇,竟然让自己的思维停滞了。
三十年前,三十年前究竟是个什么时间概念呢?姜子牧在心里念叨着。三十年前,3毛钱一排的津威豆奶、1毛钱的麦芽糖,5毛钱的健力宝和五分钱的绿豆冰棒。还有我们百看不厌的《再向虎山行》、《射雕英雄传》,还有1988年的春晚,毛阿敏一曲《思念》走红,那时的我们把“毛阿敏头”和她那一身套装奉为最新时尚。而到了1998年,步入了社会的我们又经历着《大时代》里的那种跌宕起伏,不再是那老是卡带的《老男孩》声音在声嘶力竭地吼叫。那一年,虽然很多人开始拥有手机,但年轻的我们还是买不起电脑。30年来的那些人那些事,已随时光变迁。但故事远没有结束,新时代才刚刚开始,下一次时间之旅,会释放出怎样的能量?又是一个怎样的未来?姜子牧的大脑在思维停滞的时候,又似乎有点白云苍狗,在肆意地回忆和想象着。
茶水上来了,服务员又往姜子牧的玻璃杯子里盛了热水。
“给你看张照片吧,”姜子牧首先打破了沉默。
“好啊。”很显然,王沁娇是很高兴的。她当然不知道是初中的毕业照,还以为是姜子牧的什么生活照呢?
很可惜。
一个热心的初中同学建起了同学微信群,也不知道是哪个用心的同学竟然找到了一张30年前的毕业照,再翻拍,发到了同学微信群了的。
照片也不是很模糊,很明显,那位初中同学一直很用心地保存着这张照片的,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美。
陆陆续续地又来了几位同学,大抵都很少联系,即或是在同一座小城的,因为没有什么生活或者工作的交集,也很少往来了的,更多的是有什么事情就打个电话,而有时候这个电话都不是自己知道的,而是七拐八拐找到的。很多的时候是报个姓名都不怎么记得,只说是初中的某个班级的同学,大家还是彼此都有点印象了的,就冲着那同一个班级的称号,只要能帮得上忙的也会帮忙的。并不一定要见面或者聚聚聊聊。现在科技又是这样的发达。大家建起了一个个的微信群,这样,联系起来也是蛮方便。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七八个微信群,什么初中群,高中群,大学群甚至一个人也建起了群的,等到你找我,我找你,群里的人就多了起来,群也就活跃了的。这是当今社会一些宅神们交往的最好方式。
那些陆陆续续来的同学都是看到了姜子牧发在微信群里的照片,才知道王沁娇回来了的。在微信里彼此间问候着,都一个一个地来到了花之茗茶馆。
春节刚过,大家都有一大把时间,孩子们都上了学。就经常在朋友圈晒照片,美食,旅游。很多徐娘半老的女子,都把自己的照片隐藏了起来,把女儿的照片做成了自己的头像。
“同学不同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王沁娇看到这些初中同学晒在朋友圈里的照片。很多都是帅气的老公,漂亮的女儿,懂事的儿子,还有宽敞明亮的房子,甚至外出旅游的景照。王沁娇的心思突然间暗了下来。当她一个弱女子一个人离乡背井,来到高原,为了生存。常常加班到深夜刷朋友圈时,一低头看到自己的头像,就忍不住心生悲凉。
而对于王沁娇来说,没有比这一天更加迫切的心情,没有比这一次更加热烈的期盼。三十年后的今天,这是她和同学们都难以忘怀的日子,经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今天带着重逢的喜悦,已然忘记旅途的疲劳,在这灿烂的夜晚。三十年,足以让人体味人生百味,而对于三十年前的那些十五六岁正是豆蔻年华的花季的同学,猛然之间就已经是步入了人生的盛年。无论人生浮沉与贫富如何变化,同学之间纯朴、真挚的友情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大家见了面,再次唤起彼此青春的梦想,相互问好、握手、拥抱,交流同学之间的挂牵与思念,畅谈奔向五湖四海的沧桑。快乐、热情的火燃在这里熊熊燃烧……。在王沁娇的内心里,虽然都是有着二三十年没有见面的同学,但是,在内心里还是非常高兴和快乐的。
王沁娇拿着手机,看着微信同学群里的照片,一刻都没有停息着,一双硕大的眼睛在照片中穿梭着。那是他?那是她?就是他!就是她!记忆与现实,青春与黄秋,瞬间在瞳孔里调整焦距,定格出一张一张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真实面孔。
拥抱,握手,问候,似乎都显得持重有节,只是没了年轻人的那种兴高采烈、调皮嬉闹的激情和浪漫。同学还是那个同学,面对一片片沧桑的面孔对着那一张张同样是沧桑的面孔,几分熟悉模糊着几分陌生。曾经崛蓬的头发、蝴蝶结的发辫、胭红的面颊、乌黑的眉眼恍然幻化出一个一个带长长尾巴的小精灵,在对视的目光里游过来跳过去,而几个男同学吐着烟圈,倒也似云烟缭绕隔断,有看不清庐山面目的味儿……显然,同学间的话语没有了昔日的幼稚和天真、少了以前的单纯和浮躁,尽是时光提炼的结晶,生命淘濯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