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依旧卡着, ̄□ ̄||(2 / 2)西游:打造文娱诸天首页

排完气后铁匠们再去砸铁封,安全多了。

待铁封砸开,李孟羲迫不及待的就凑上去看,他过去一看,锅里依然是黑乎乎的,非常黑,黑的跟墨水一样,一时间,李孟羲几乎以为,这次又出事了,又把锅烧干了。

待定睛一看,李孟羲发现不是又烧干了,而是因为加了太多草木灰的缘故,草木灰煮的水就是黑乎乎的。

这是第二轮测试了,用的乃是碱性的氢氧化钾溶液高温沸煮,煮了一个下午。

李孟羲立唤来造纸匠人,问,此次煮的浆水,是不是纸浆,能不能造纸。

几个纸匠上前来,忍着烫手,从锅里伸手捞了一下,捞出了一些东西。

然后,匠人们便凑在一起对着捞上来的东西讨论了几句。

没待多久,一匠人很肯定的对李孟羲道,“能了,麻煮烂了,成浆了,能造纸了。”

哈?

李孟羲瞪大了眼睛,他都意外了,他都做好了再次失败的准备,他都没预料到,造纸术这么快就成功了。

竟然,只用草木灰煮了一下午,就出浆了,就能造纸了。

李孟羲隐约有了判断,解胶的化学物质,难道就是碱?

既然匠人已说能够造纸,李孟羲立刻就让匠人们抄浆造纸,倒要看看,这没用沉塘法,没用微生物,直接用了碱液又经高温高压的高压锅煮出来的纸浆,造成的纸跟蔡伦造纸法造的纸到底谁更好。

李孟羲命令都下达了,然而匠人还是站着不动。

“怎么?”李孟羲皱眉问。

“没……没抄网。”造纸匠人尴尬的说到。

这真是,事到关键时,连抄网都没有。

李孟羲急着要验证成果,立批了匠人们一些纹理细腻的丝绸,然后令匠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将丝绸做成抄网。

李孟羲的命令是,最快的速度,匠人们匆匆而去,又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很快就回来了。

当看到匠人们的抄网,李孟羲都愣了一下,匠人们匆匆赶制的抄网实在简陋,不过是两根棍子,中间绑了一块稠布,没有木框架,直接两个棍儿就做成了。

东西做的实在潦草,但不得不说,够快。

重要的时刻终于来了,连日辛苦,终于到了见到成果的时候了。

李孟羲瞪大着眼睛,关羽平时眼睛都是半睁不睁的眯着的,此时关羽眼睛瞪大的比李孟羲还大,他二人瞪大眼睛看着匠人们拿着勺子把木浆从锅里舀起,然后淋到抄网上。

整个淋网的过程很快,眨眼就完了。

“这……就完了?”李孟羲愕然问了一句。

端着抄网的匠人答说,“等晾干,纸就成了。”

说完,匠人又由衷赞叹一句,“军师,这浆煮的真烂湖!”

李孟羲不知匠人口中的烂湖到底有多好,但总归是好的。

晾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李孟羲却等不及了,他直接拿火来烤。

没用多久,纸浆干了。

匠人看烤的差不多了,伸手用指甲轻轻的把稠布上的那层凝固了的浆揭起一角,然后竟然轻轻的一揭而起。

李孟羲还未完全看清这张新造出的纸,一只大手一伸,就把纸拿在手里了。

关羽拿过了纸,神色激动的拿手摩挲着纸面,把纸举起来,对着天看,又拿手轻扽了扽,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待关羽看完,把纸又递给李孟羲,李孟羲接了纸随意拿在手里看着,一脸的挑剔,此时,李孟羲未注意到关羽看来的赞叹无比的目光。

李孟羲盯着黑呼呼的纸看了半天,他眉头皱起,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什么几把纸?

纸是成功造出了,但李孟羲对纸极不满意,他极看不上乌漆麻黑的纸,在李孟羲潜意识里,纸应该是雪白发亮,白的能反光的那种,那才算得上纸。

这造出的什么?坑坑洼洼,又乌漆麻黑的,这算啥?这般黑不熘秋,字写上去,还能看得见字吗?

其实李孟羲对纸的要求太高了,他觉得乌漆麻黑的纸,其实顶多算是灰黑色的而已,不至于写上字瞅不见。

这其中,有麻本身的关系,麻的色泽色素未除,也有草木灰溶液的关系,草木灰煮的水黑乎乎,以至于草木灰溶液煮的纸浆,也变得黑乎乎的。

李孟羲对这新造的纸兴趣聊聊了,他将纸递给造纸匠人们传看,匠人们接过纸,窃窃私语着。

李孟羲则在想,按说,记得化学课上,纯净的氢氧化钾溶液是纯净的,没有颜色的。

或许可以优化一下生产工序,可以每次煮完草木灰后,把杂物过滤掉,只留清澈的氢氧化钾溶液,这样再造纸,纸就能白净很多。

一张以碎麻经饱和草木灰溶液再由高压锅沸煮之后的纸浆造出的纸,在造纸匠人们手中传了一圈之后,这张乌漆麻黑的纸得到了众多造纸匠人们的一致赞誉。

匠人夸纸张柔和的有,夸纸张纹理细腻的有,还有夸说纸张结实的。

若是匠人们只是夸赞,李孟羲无法分清匠人们是在拍马还是的确纸比较好,但之后,匠人们怀着心思,旁敲侧击小心翼翼的问,问说是有何秘方把纸浆煮的那么好,李孟羲便知道,匠人们是想偷学,并且他知道,这纸是真的好,不是匠人们拍马。

李孟羲隐秘一笑,他朝一众匠人说到,“想学某的秘方啊?可以,待日后便教尔等。只是,得了秘方,且记,不可外传。”

匠人们当场发誓,谁敢乱张扬,天打雷噼。

李孟羲只是笑笑。同时,李孟羲心里在思考保密事宜。

李孟羲清楚的知道,如果能大量制造高质量的纸,将拥有重要财源,大汉文华昌盛,纸张不愁没有销路。

夜幕此时将临了,抬头一看,不觉天色已黑。

李孟羲长舒了一口气,好幸运,竟然这么容易就试出了解胶的化学物质,能解胶质的,竟然是碱液。

成功了,只数日,李孟羲连猜带试,便使造纸术有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