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长孙无忌感觉后背发凉(1 / 2)大唐:从忽悠李二开始首页

“那臭小子,真这样说的?”

“承乾,朕不会怀疑你,朕,只是感慨能再次见到叔宝,策马扬鞭的英姿。”

太极殿内李二认真聆听着,李承乾在白鹿塬的见闻。

虽然这些东西。

他在百骑司的密奏看到过,当亲耳听到时,还是感觉到心神震撼。

“父皇。”

“我大唐有了土豆和红薯,活字印刷,未来不正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教化不能局限于士族门阀,和官宦子弟。”

李承乾诚惶诚恐地进行着自己的劝谏。

“唉——”

李二看向起居郎所在方向,“朕会下诏给六部,让他们把官学,涉及大唐每个州县。”

“是。”

李承乾略带不甘,挤了出来一句话。

在青史,在西域,李承乾看到了许多。

无情的战争和诡异的伤病,往往容易受伤的女子。

而他的母后,和妹妹们,自幼接受的是传承的族学。

李承乾。

懂得了,印刷术带来的光芒,则无法照到每一个大唐人身。

他和王素。

只能尽最大的可能,打破外在因素的禁锢。

正如同科举。

从开始的士族们的九品中正,经过前隋和现在大唐的不懈努力,已经走向了寒门。

之后李二考核了一些,李承乾在学问的内容。

见他从西域回来了,性子安稳了下来,满意地点了下头。

等到太子离去后,李二眺望着宫城外,凝视着三省所在的位置。

心潮澎湃。

有了王素。

大唐绝对不会像前隋那样,甚至会,不,一定会远超强汉!

相比较神禾,这种祥瑞。

这是天,真正赐给大唐的祥瑞。

尚书省。

新鲜出炉的尚书右丞,仔细阅读着大唐关于科举的细节。

自武德年间。

大唐就取消了举荐名额。

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就能在当地秋季进行科考。

通过县试就能跟着地方贡粮税特产的车队,一同赶往长安京师,参加尚书省在春季举办的省试。

“怎么样,我大唐在教化,还算用心吧。”

长孙无忌捧着手中各地即将来长安的名单,打趣着淹没在书山文海内的右丞。

“律学,算学,书学。”王素点了下头,“确实超过下官想象,”

“这也是我大唐强盛的原因。”

右仆射长孙无忌一脸的自豪,大唐在这点不同于以往朝代,把各类杂学彻底纳入科考。

正是有这些人才加入,如今大唐文脉的强盛开始初现端倪,已经开始越过前朝。

“贤侄,听过,你能治好翼国公?”

长孙无忌示意王素放下手中的材料。

“是陛下告诉我的。”

“翼国公为我大唐浴血奋杀,却卧病在床没有享受荣华,每当老夫想起此事,就不禁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