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宣政殿。
李治在武则天的搀扶下,缓缓坐在了龙椅上。
最近他的风疾越来越严重,发作时目不能视,耳不得闻,脑袋恍若要炸裂一般,极为难受。
今日好了少许,他便来到了这大殿之上。
“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庭前朝议,即刻开始!”
李治扫视着群臣,颇有些感慨。
几日未见,他们依旧未变,而自己已是苍老了许多。
“启禀陛下,臣有事起奏。”礼部郎中萧玦道。
“萧郎中请讲。”李治笑道。
“近日长安城内有一话本广为传颂,其所书内容臣大致听了,发现其作者心怀叵测,竟在话本中书‘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臣以为,话本戏说虽是民间享乐之物,但歪理邪说却必须要严禁。”
“况且此人还是我弘文馆学生,名为李正,卫国公之后,本就有造反之家史,竟还书这等言论,其心可诛,陛下,臣认为当立即将其下狱,以儆效尤。”萧玦道。
崔鸣眉头一皱,目光审视地看着萧玦。
果然还是来了!
唉!
“陛下,臣觉得萧郎中可能是搞错了,那话本我也听了,里面的确有造反之说,但造反之人立即被镇压,结局极为残酷。”
“所以臣认为,那李正是想借话本来阐明造反是没有好下场的,倘若真如萧郎中所说,因一两句话就将李正下狱,这恐怕有些严重了吧。”崔鸣道。
萧玦反问,“崔侍郎,那倘若不处理他,其他人效仿呢?”
崔鸣问,“何人效仿?烦请萧郎中说清楚,是市井百姓,还是庙堂高官?”
萧玦底气有些不足,“自然是都有。”
“如此来说,萧郎中是觉得陛下治下,有人听了一两个话本,便要效仿其内容前来造反,恐江山不稳,社稷难安,对吧?”崔鸣说到这,立刻转头看向李治,话锋突变,“陛下,臣觉得萧郎中所虑甚是,还请立即处死李正,以免好事者覆灭我大唐江山!”
这……
萧玦傻眼了。
他没想到崔鸣竟然当堂污蔑他。
他什么时候说过江山不稳,社稷难安?
还有,仅仅几句造反的话,江山就要动荡,这个意思不就是在说陛下治理天下的能力不行吗?
“陛下,臣,臣不是那个意思!!”萧玦惶恐。
李治摆摆手,笑道,“朕当然知道萧郎中不是那个意思,不过崔侍郎说的也不无道理,朕要是为了话本戏说中的一句造反之言,就处死一个读书人的话,那这天下的读书人,恐怕有不少人都难以幸免。”
李治也读过圣贤书,读书人骂当朝者的言论他又不是没有见过,嚷嚷着造反的人也比比皆是。
有何用?
为帝者,当有容人之心!
些许胡言秽语,便由他去,但你若敢反,朕翻手灭之。
“陛下,臣知道您大度,但李正所书的话本风靡程度绝非陛下所想的那么简单,上到古稀之年的老者,下到五六岁的稚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几乎整个长安的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个话本,有人甚至还说,在长安,可以不知道皇帝和皇后,但不可不知孙悟空,一个小小的话本人物,竟能在百姓心中比陛下娘娘的地位都高,可见其蛊惑人心的手段非比寻常。”
“陛下若不制止,长此下去,后患无穷啊,臣建议陛下让那李正停笔,不可再传此等妖作,并禁足一月,以示惩戒!”
萧玦顿首捶胸,一副为了朝廷、为了社稷的忠臣模样。
对李正的处置,也从最初的下狱,变成了停笔禁足。
这人让不少大臣都觉得,确实是有这个必要。
“陛下,臣也觉得萧郎中所言甚是,一个话本人物,岂可代替陛下和娘娘,理当让他停笔!”
“臣附议!”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