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八章 热武器的岔路口(2 / 2)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首页

刘襄也没功夫搭理这些人。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

不是思考交州战局,关羽、徐晃、乐进、太史慈等人都是领兵多年的宿将,几人麾下也是历经大战的骁锐之师,披甲率又高,手中全是夹钢打造的利刃。

即便不能大胜,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溃败。

随着秋收越来越近,各地常平仓也到了开仓放粮的时候,一来是稳定粮价,二来是为腾出旧粮,储备新粮做准备。

今年天时不错,没有旱涝灾害的苗头,民心稳定,朝廷能够动用的粮食也会增多,他越来越不怕跟交州拼消耗。

等江南秋收完毕,他耗也能耗死士燮。交州战局真的不用放在心上。

让他烦恼的是摆在案头的两个物件。

一个是黑黢黢,泛着褐红色还带着点绿色的粘稠液体,刘襄知道,只要支起大锅熬煮,就能得到易燃的轻油和能用来润滑的重油。

这是从西域找到的石脂,现代人普遍称其为石油。

有了这玩意,燃烧弩枪的威力必然会大增,也能做得更轻更长,射得更远。

汉代当然提取不出高纯度的汽油,但杂质很多的轻油也比植物油的燃烧效率要高得多。

水军配上这种武器,将会是敌人的噩梦。

但是,看着跟石油同一天送到自己手上的一份秘方,石油就不香了。

这份秘方是一个方士进献的,叫做:“阴君阳侯炼成法。”

名字很有神话色彩,可它其实就是一份硝与硫的制取和提纯方法。

有了提纯硝石和硫磺的方法,谁他妈还在大船上装床弩啊?

火炮它不香吗?

火炮啊,有那么几百年的时间,它被称为战争之王。

而大炮巨舰,也拉开了欧洲殖民全球的序幕。

刘襄当然知道热武器的好处。只是这样的武器跃迁,以大汉的财力,能不能支撑得住呢?又用得起吗?

大炮射出去的是铁,他改良了高炉炼钢,提高了产量,但各项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采矿的速度,粉碎矿石的速度,运输的速度,其他物料开采的速度,都在制约着钢铁的产量。

虽然比大汉鼎盛时期增长了三倍有余,但也只是年产一千六百万斤而已。

能经得住几轮舰炮齐射呢?

炮弹打出去可收不回来。

而现在的冷锻甲和夹钢武器,已经算得上领先世界了,他要放出热武器这个怪兽吗?

万一没保住秘密,就是给了其他民族一个弯道超车的路径。

自己要冒这个险吗?

他不是毛头小伙子了,他现在是大汉的皇帝,必须从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

大汉需要火炮吗?

有哪个民族是大汉需要借助热武器才能打败的呢?

枪械过于精巧,研究起来很难,能快速形成威力的必然是大炮,而笨拙的大炮,适合拉着它们远征吗?

刘襄很犹豫。

/106/10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