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小姑姑(1 / 2)从2016开始重启首页

楊亦康快步走下车,环望四周,这一刻阳光是这么刺眼,有一瞬间都有点怀疑这周边的一切是道具布景。

“真的没想到,钟陵站居然这么漂亮,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楊亦康傻傻的笑道。

“怎么还不上车,有什么问题?”从老远走过来一位大叔工作人员问道

“没啥事,突然有事改天走,不好意思哈,叔叔”

“没事、没事,你往后站站,往白线里面站,别站那么前,注意安全”

“好,谢谢谢谢,叔叔”

跟大叔一番交流之后,就往地下通道走,火车也缓缓从身边驶过。

走出车站,钟陵站还是那副老破旧的模样,记得时间要到上大三开始,这边才会开始翻新扩建,有自己的站前超大广场,同样楊亦康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发现,老家钟陵县真的是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每次回来都有很多老建筑消失和新建筑冒出。

......

楊亦康要去的是小姑家里,楊亦康一家四口,在家排行老大,有一个有点叛逆的,却又让人心疼的弟弟。

父母在楊亦康七八岁的时候就把兄弟两一直放在外公外婆家,在外婆家一直上完初中,之后来县城上学,就搬到了大姑家里住了小半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闹了点小矛盾,就搬到了小姑家,这一住就是小三年。

所以显而易见楊亦康对小姑、外公外婆的感情是更深、更自然的,没有什么隔阂。只要回老家在县城,就直接回小姑家,在乡下就更不用说了。

走在这熟悉的大马路上,打量着两旁熟悉的街道和商铺,脚步特别轻快,心情别样的好,熟悉的感觉越来越多了。

其实楊亦康是可以乘坐公交车的,但这条路楊亦康走过无数次,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决定步行,从那之后这条快慢三十分钟以内的路程就一直是步行,真不是扣,哈哈哈,就是感觉走走也挺好的,也不耽误啥事。

......

水岸公园小区,学校稍北一点的新小区。之前跟小姑是一直是住在一个老小区的,六楼还是个毛坯状态的出租房,没有电梯天天爬上爬下怪累人的。最后一年跟着小姑搬到了这里,这套房子是小姑自己买的,而且已经装修好了,搬到这里也算鸟枪换大炮了。

小姑跟小姑父跟大多数留守县城的长辈们一样,在工地干活,小姑也厉害,一个女人每天的工资可以和我姑父基本持平,有时候甚至超过,一个家庭挣别人将近两倍的收入。

当然楊亦康觉得这也是受老家自身发展,各种工程比较多,加上又是本地人的老工地人,小姑小姑父性格又好,所以能接到的工就比较多了。

当然了,这样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忙的时候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出发去工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

因为还要照顾我们这些上学的,所以忙的时间段早中饭我们都是在学校吃,晚上小姑回来在家吃,一般的情况下小姑会选择离家近的工地,方便中午回家给我们做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