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行善事(1 / 2)七零年代金手指首页

焦化厂最近人员流动频繁,风纪纪律抓的特别严。

徐强姐弟正好撞到枪口下,被贴了大字批评教育了,徐春美工作没捞到,还害她哥跟粮站工作人员受到挺重的处罚,也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为人事调动要些流程,她暂时还得等几天才能上岗,好在她工作忙的也就放粮那几天,此刻不上班也影响不到她工资。

眼瞅着马上要开学了,陶满跟陶建东叔侄俩上学的事还没敲定,就跟大石头似得压在人心上似得,沉甸甸的。

加上二哥工作未定,种种因素将她得了工作的那点喜悦冲散了。

挣钱必须快点步入正轨了。

陶湘看见小册子,只有食那块的进度条推进到一百四,看来上次跟大嫂卖吃食,只有到她手里的那部分,才能获取进度值。

速度太慢了。

家里粮食就要见底,老家也不宽裕,最起码得撑到秋收才能分粮,一大家子睁开眼就要吃饭,这几天可愁死人了。

第二天天没亮,二嫂就喊醒了她,“陶湘你没事吧?趁着天儿好跟我回老家一趟。”

以为二嫂又要去娘家借粮,她有点为难,都成年人了,还是嫁出去的闺女,就算家里出意外,要靠人娘家支援,可一次两次还行,但没道理逮着一根羊毛薅,“二嫂,二哥说了不许你去娘家借粮了……”

王秀莲迷茫,“不是去借粮,到那你就知道是什么地儿了,趁着天还不热,走了……”

看着二嫂掏出钥匙,把那半袋白面背上,她大概猜到二嫂打的啥算盘了。

因为要去粮站工作,她也提前了解了不少工作内容,比如说每月凭着购粮本来领粮那也是有说法的。

每个月领的粮里面,有三分之二是粗粮,就是玉米面之类的,三分之一才是细粮,白面大米,二哥是焦化厂工人,每个月厂子还会多补贴十三斤的白面。

白面不分城里村里,都是稀罕货,而这白面几乎能换双倍粗粮!

二嫂估计是想拿白面换粗粮,这样家里能多撑一阵。

之所以去村子里换,估计是为了维护二哥的面子吧。

她们俩天不亮就往村里赶,陶湘体力是个辣鸡,紧追慢赶的,始终跟挑着担子的二嫂隔了好大距离,她不愿意拖后腿,埋着头牟足劲往前走。

天黑,她又心急,一时没注意脚下,结结实实的摔了大跤。

王秀莲听见动静,赶紧折回看她咋样了。

这么一来,才发现有人昏迷了,就是他倒在了摔得浓密的草堆里,只露出小腿位置,才把没留心观察地面的陶湘绊倒。

“二嫂,你看他不大对劲”

六十多岁的老汉穿的没多体面,曦光中隐约能看清他脸上的沟壑,不知人在这晕厥了多久,被她拍醒后吃了一块硬糖,才恢复了一些气力。

没等到她们开口询问这人怎么回事呢,老丈就盯上二嫂的面袋子,他面上表情转化的飞快,随即扑通跪在地上,红着眼让她给匀出一斤白面。

白面金贵,自个都舍不得吃,咋的给旁人?王秀莲已经把人当骗子了。

老丈嘴上都裂出好几道血丝,仿佛没听见她们拒绝,硬是磕着头不停求一斤白面。

二嫂这人也属于嘴硬心软那种人,眼瞅着年龄都能当她爹的人一个劲磕头,也犹豫起来,甚至是朝陶湘递去眼神,询问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