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这个“我”一定是我吗?
这个“我能”一定说的是个人的自信吗?
李林的一阵恍惚,
他突然想起这个时候并不像后来一样,
人民对国家充满希望,
对自己国人的身份洋溢着自豪与骄傲。
这时是2007年,
这是一个充满迷茫与困惑的年代。
李林想起祖国成立以来,
各个西方国家的贬低以及国人自我怀疑,
特别是明年即将举办的奥运盛事,
到现在了,
竟然还有人怀疑我们到底能不能举办成功。
李林再次看向这个题目,感触良多。
他觉得,这道题目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除了显而易见的都被说烂的个人自信外,
那两个字眼下隐藏着沉重的话题。
于是,李林划去了大纲,
在空白处,重新写下,
我能?
我们能?
我的祖国能?
放下笔,
李林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但他的眼前却似乎出现了一幕幕画面。
他看到了甲午战场上叫嚣的鬼子,
他看到了巴黎和会上趾高气扬的列强,
他看到了南方海域上肆无忌惮的太平洋舰队,
他看到了废墟中的大使馆,
他看到了孤独无助的银河号,
他更看到动荡的中东,
看到贫穷的非洲,
看到那个三次举起联合国宪章却被完全无视的落寞背影,
瞧,
他和顾维钧是多么的相像。
这个时候,
李林又想起了节目录制中不顾形象痛哭流涕的局座,
想起了拍着桌子铿锵有力的艾老师,
想起了怒目而视反唇相讥的谢老先生。
想起来那句,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李林紧闭的眼颤动起来,
一抹湿润从他的眼角滑落,
打在干燥的试卷上,
留下淡淡的泪痕。
“同学,你怎么了?”
看见李林落泪,监考老师急忙走了过来,关心地问道。
李林睁开了眼睛,
或许是眼泪的滋润,
也可能是想通了些什么,
他的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
轻轻地摇头,
“老师,我没事。”
说完,他低下了头,
重新确定了这次作文的主题。
他不在局限于自身的努力与奋斗,
而是将“我”延伸到“我们和我们的祖国”。
同时,他打算写一篇议论文,
想了想,
他重新写了一份大纲,
以西方的质疑开篇,
以如今的事实打脸,
阐述国家成立以来祖国取得的伟大成绩,
然后着重论述我们为什么能,
最后以对未来的憧憬和无与伦比的自信心结尾。
写完,李林认真揣摩起这份大纲。
说实话,
这么写是有一定风险的,
因为把“我”的含义延伸到祖国毕竟是他自己的主观判断,
但同时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
假如三位阅卷老师,只要有一位老师认可了他的立意,那么他这篇看似跑题的文章将会立马进入专家组的眼中,进行最终的仲裁。
相信以专家们的眼光,不难看出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
再说了,因为整篇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即便看卷子的全是公知,他们这个时候也不敢公然批判。
所以就是这篇文章再差再跑题,也至少能够得一个三四十分的及格分。
这对最近进步神速的李林来说,以极小的风险去撬动巨大的利益,可以试一试了。
当然,为了能够更加打动人,李林不介意使用一些后世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句子。
不过,肯定不能简单的像小学作文一样堆砌,毕竟这是高考,还是要讲究一定的行文逻辑的。
思考终了,李林不再犹豫,准备开始在卷子上作答。
一旁的监考老师也比较负责,见李林掉了眼泪,虽然他自己说没事儿,但她还是在他旁边停留了一会儿。
她饶有兴趣地盯着李林,想看看他能写出什么样的作文来。
而作为一名合格的配角,
她的眼睛已经开始震颤起来,
就等李林一落笔就倒吸一口凉气,高呼一句恐怖如斯。
她是做好了准备,但李林不乐意了,
无论学习好与坏,
没有人愿意有人一直看着自己答题,
特别是写作文的时候。
所以当李林察觉到这位女监考老师还没有走的时候,
皱了皱眉头,
又把草稿纸来了过来,
在反面的空白处瞎写了起来,
《我能》
我能胸口碎大石!
女老师一愣,呆呆地瞅了瞅李林,但仍没有动。
李林一撇嘴,继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