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揭秘(1 / 2)恐怖录像首页

陈三尺的手指放在扳机上,没有扣下去。

电梯门再次关闭,周遭又陷入一片黑暗。

寂静之中,只有他自己浓重的喘息声。

有哪里不对!

陈三尺举枪的手渐渐垂下去,他在思考,试图找出让他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自己关于倒数第二个场景的含义判断,未免太自大了一点。

“无脸男”做主角的电影中,唯一的超人形象怎么可能是自己的象征意义?“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段的代价,不会大到影响情节整体的连贯性。

自己明明只是个观影者而已。

想到这里,陈三尺忽然想到很久之前看到的一个定义。

有一种电影类型,或者是一种电影的拍摄手法,叫做“意识流”。

所谓的意识流电影,是以表现人物意识为目的;有大段回忆、幻想、梦境等。这种电影不追求叙事完整或戏剧冲突,通常会打破封闭时空结构,未来、现在、过去,可以任意切换。其中,幻想和梦境的表现形式,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东西。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前几年大火的电影《盗梦空间》,就可以归为意识流类。

当时的陈三尺正在经历一段人生迷茫期,每天定时定点走出“非法地带”,去大街上闲逛,美其名曰“寻找自我”。在城区看到了这个电影的宣传海报,当即对其非常感兴趣。无奈,正处于上映期的电影他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因为穷),但是耐不住心痒,于是拿着仅有的几个硬币去了网吧,打算看看枪版(此行为并不提倡)。看完之后意犹未尽,顺便在网上搜了很多相关内容,“意识流”这个定义,就是当时搜出来的。

如今,回到眼前的时空来。跳脱出所处环境,只看每次电梯门打开之后显露的场景,那么这个“电影”,从时空的叙事结构看,就是“意识流”无疑。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这个“电影”是“意识流”,除了时空结构外,它展现出来的叙事顺序,也很有可能并不是原本事情发生的逻辑顺序。并且,这其中有些片段也许并不是现实,很有可能是幻想或者梦境。

这样想来,问题就复杂了。

男主是“无脸男”,这里的“意识流”一定是男主的意识,包括回忆、幻想或者梦境。

陈三尺需要判断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以便推断出事情的真相。因为幻想常常受到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并不能直接代表事实。

这一点很重要。

最后一个场景中,他开枪之后到底打谁,要面对的其实是个二选一的选项——壮汉或者“无脸男”。

而答案,并不一定就是“壮汉”。

只有一发子弹,是应该向着男主角,还是应该向着事实真相,这很有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枪是谁给的,就应该帮助谁,那这个游戏未免太简单了一点。

陈三尺仔细回忆每个场景的所有细节,为自己的想法找足以支撑的证据,即找出所有场景中到底哪些是现实(或者接近现实),哪些是幻想(或梦境)。

其实很容易。

就倒数第二个场景来讲,以“意识流”幻想的角度来解释,似乎更加符合常理。

给场景分好类之后,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试图还原一下事情的真相。

在他思考期间,电梯内的灯已经再次打亮,“叮!”的提示音再度响起。

陈三尺叹了口气,却被眼前忽然出现的隐约白雾吓了一跳。

什么时候轿厢内的温度已经变得这么低了?

手指的关节已经有些僵硬,手枪变得更加冰冷,灯光之下,枪管上甚至有一层隐约的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