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在一边观战,本以为两人闹些别扭,她劝劝就好了,后来发现是常宁故意在气清明,好让清明全力与她比剑,她便假装湖涂了。离开峨眉的时候,她和师傅用了几天时间,根据常宁的体质和剑术套路特意为她编撰的内功心法,两年多,已经被常宁掌握的如火纯青,加上快捷简练的剑招,清明想胜真的不容易。看着常宁的剑招,绿柳想到了安海太监的招式,虽然常宁的招式与安海三宝招式有些不同,但都是以快为本,唯快不破,让你寻不着破绽。爹爹说等到对方力竭再一举歼之,可对方如内力深厚,那又如何破解?看着常宁短剑上下翻飞,看似无懈可击,可再简练的招式也有用尽的时候,招式用尽就是力穷之时,如果抓住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破绽,定可胜之。想到这里,绿柳满心欢喜,困扰多日难题似乎找到了破解之法。
……
清明和常宁又过了几百招,毕竟是女孩子,气力开始减弱,招式也开始放缓。渐渐占了上风的清明心里却犯了滴咕,“如果赢了,肯定会惹常宁生气,我娘又会说我不懂事;要是输了,万一常宁真的不嫁给他了,如何是好?”绿柳已经看出常宁内功尚浅,快要支撑不住了,便拔出了春晓剑,跃到二人之中,将两人分开。
“好了,常宁,都过了快千招了,气还没消呀。”绿柳笑着说道。“姐姐,我这还没过门呢,张清明就欺负我,真要嫁给他了,还不得天天被他欺负。”常宁气呼呼地说道。“常宁,我哪敢欺负你呀,你要是还生气,我给你跪下还不行?”说着,清明真的要跪下。“你这个傻子,”常宁一把拉起了清明,“男儿膝下有黄金,我就是气气你,这要是让你娘看见了,不得责怪我。”“哪有呀,我娘从早到晚就知道夸你,说我能娶到你是我的八辈子的福份,让我一定好好待你。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她亲生的呢。还说,我以后什么事都要听你的,不信,你问问姐姐。”清明一脸真诚的说道。“是呀,常宁,我娘呀,天天等着清明娶你这个宝贝儿媳妇呢,别再生清明气了。”绿柳摇着常宁的手说道。常宁被这姐弟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脸通红。“好了,看你以后听我话的份上,张清明,这回就原谅你了。姐姐,我和王府的大厨学了几个家常小菜,一起来尝尝。”常宁拉着绿柳说道。“幼幼,咱们郡主娘娘也学着下厨了?清明,要不是咱娘总说你有福气呢。”
除夕夜,小酒馆。清明和常宁拜见完燕王朱利,便回小酒馆和全家一起吃年夜饭。过完春节,便要启程去光明顶。四年前,在峨眉,也是一起吃的年夜饭,只是当时多了芙蓉,少了常宁和小宛。四年过去,芙蓉已经成了文公子的太子妃,常宁和清明也好事将成,绿柳还是四年前一个人的绿柳。周止若着急,赵敏着急,可绿柳似乎一点都不着急,她在等着她爱的人出现,就像她说的,不喜欢,何必要勉强呢?酒过三巡,小宛拉着常宁的手,“常宁姐姐,我想出去和你单独说几句话,行吗?”常宁见小宛一脸真诚,便和小宛一同走出门外。外面飘起了雪花,时不时有烟花点燃夜空,好美的除夕夜。
“常宁姐姐,你要和清明哥成婚了,小宛一点没有嫉妒,清明哥和你在一起,确实很开心,我和他在草原一起三年多,我能看的出来。清明哥从狼口救了我的那一天,我就决定了,这一辈子无论天涯海角也不离开他了。我知道他只爱你,我不奢求分享他的爱,只要能跟着你们就行了。”“小宛,在蒙古你也贵为公主,跟着我们只会让你心里委屈,何苦呢?”常宁柔声地说道。“我不管,只要你们不赶我走,我做什么都行,哪怕像小昭阿姨那样,我也心甘情愿。”望着小宛坚定的表情,常宁不知说什么好,握着小宛的手,“清明是你的哥哥,我就是你的嫂子,和哥哥嫂嫂在一起,当然可以了。”“那你就是答应了,你们婚后不赶我走了?”“怎么会呢,多一个说话人,常宁求之不得了。”“那就太好了,”小宛开心地说道,“姐姐,你就是我的姐姐,我才不叫你嫂子呢。我们回去吧,小宛还想敬姐姐几杯呢。”“我可不能喝酒,一喝就多,回去让我爹看到了,又得说我了。”常宁笑着说道。“是呀,我都三四年没见到我父皇了,好多年没听到父皇训斥我了,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了。”望着正北方向,久久凝视。
……
南京,太子府。
芙蓉哄着着刚刚两个月的儿子,久久不想入睡。能看出来,文公子的愁容越来越多了,从哥哥那里知道,清明和常宁已经订婚了。随着他们二人的结合,中原武林势力顷刻倾斜到了燕王一方,除了日月教、蒙古,四年前武当山论剑,绿柳和清明名震四方,很多门派也都慕名追随,文公子的忧虑越来越多了。“芙蓉,还没有睡?”文公子关切地问道。“文公子,终于等你回来了,都过了子时,现在都是大年初一了。皇爷爷又找你谈话了?”“是呀,皇爷爷身体越来越不好,怕是过不了多久了。”“文公子,见你越来越焦虑,可芙蓉却一点都帮不上忙,芙蓉真的没用。要是当年你娶的是绿柳师姐,那些武林势力就会站在你这一边,你就不用这么忧心忡忡了,都怪芙蓉没用。”“我的芙蓉,我娶了你多好,这么快就有了儿子,不要多想了,我现在只喜欢你。”文公子抬头望见窗外燃放的烟花,心头一阵季动。
光明顶,日月教总舵。二十几年前,张无忌光明顶独斗六大派,现在已经成了久远的传说。一个多月的车马劳顿,张无忌一行终于到了光明顶。这是张清明第三次来光明顶,第一次还是六七岁的孩子,对光明顶只是充满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