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会试(1 / 2)农门家兴首页

此次会试总共录取一百七十名,共七十名进士,一百名同进士。自古以来,遇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遇到文科考试,每个考官的考量都不一样。

从院试开始,所有的试卷的好坏,其实百分之七十取决于考生自身的文学功底,另外百分之三十其实看的确实考官对试卷内容于自己是否接近。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考生,会在考试初期,就会打听自己考官的性格,从而来判定,自己在作答过程中尽量偏考官的期许下去写,而会试就不一样了,会试的考官多达二十几位,每个考官都有自己喜欢的点,根据每个人的点来给予考生分数。

而每隔三年的阅卷会让阅卷官们争的面红耳赤,但今年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一年,除了偶尔的争执,所有的考官,在针对同一份试卷给予的评价却都出奇的一致。

这个消息在传进上位者耳里时,却是分外讶异。不仅让皇帝都为之好奇,静候佳音。

在云褚收到报喜的官差上门的时候,周边的邻居都热热闹闹的把云褚这三进的院落门口也挤得满满当当,所有人在恭贺他得到会元第一名的时候。

同样的一个时辰,他的会试试卷也摆在了,这个王朝最上位的那个人的案桌上。

而在这个满是奢华的御书房中,这里站坐的全都是这个王朝最有话语权的人。

“文采出众者,却很难贴合实际,锦绣斐然者却很难字字珠玑,引进据典者,却很难言之有物,艰难绕色的八股文,就连你们这群如此刁难之人都挑不出问题来,此子堪为奇才,众位爱卿可有听过此子的情况”

看着手中堪为文学遗迹的试卷,当今圣上天元帝景帝,也真的在内心深深震惊了一下。

此子可当肱骨之臣培养。

“回皇上,此子名唤云褚,年仅十九,靖远府玉阳镇云家村人,乃是真正的耕读之家,此子连中五元,如果殿试及第,便是我们昭武王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六元及第,堪为史上第一人”

说这话的是翰林院院士孙奇说道。

“听闻此子只幼年拜得邻村一童生为师,习三年童生便无可学授予他,此子听闻自学奇才,十一岁就得乡试第一,乃是当地有名的天才,后在乡试结束之后就没有消息了,具体信息便无所得”

回这话的却是当年去靖远府监考乡试的考官之一,肖中仁。

“哦,十一岁便的解元,为何无人上报”

皇帝不由讶异,按说当地出此人才必会以此为政绩而上报上京才是。

“回皇上,下官也就此事询问过,那年在靖远府任职的光禄寺少卿杨崇杨少卿,表明当年他在鹿鸣宴结束之后,是准备找云会元私聊的,但据当日去询问的小厮表示,在参加鹿鸣宴当天云会元就消失了,他们也派人去云会元家乡多方打听,也无任何消息,所以杨少卿猜想云会元可能去其他地方求学,所以为了不打扰他就没有上报。”

这此回话的是宣平侯兼管吏部尚书魏尚书说的。

“此子年纪尚小,却文采斐然,言之有物,可堪大用,”皇上闻言微微含笑道。

“恭喜皇上又得一贤良”众位官员齐声恭贺道。

“此次众学子,学生由众卿随意挑选,唯云褚,朕要亲自教导”

众人闻言,眼中微微震惊,要知道纵观史记也无一帝王会亲自带学生的,这一刻一个叫云褚人,在众百官心中不禁都留下了名字,也让许多百官心中存了忌讳。

在家里的云褚,却不知道自己被许多百官记着,他此时也在自家大厅咧着嘴笑着看着厅中走来走去,忙的不亦乐乎的家人们。

此刻的云父云母也是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怎不乐疯,会元那是他们这个世世代代为农的人家一辈子都想不到的,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儿子会给自己这个平凡的农家真真正正的改换门庭,要是远在云家村的云爷爷云奶奶他们估计此刻也是一样的记得吧。

“哥哥好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