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5章 景区项目的引进(2 / 2)圆梦新媒体首页

杨立新有些惊讶,他问道:“他们怎么必修呢?不去读书吗?”

黄老板说:“是的,野外生存训练是许多中小学的传统课程。中学生的野外训练课程时间通常是10天左右。期间,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完成野外训练任务。国外教育体系认为,对学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不仅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安全意识、获取生存技能,它更是一种生存观念,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支撑。”

接着,黄老板又带着杨立新继续前进,当来到一处仓库,杨立新被这一包包的东西吸引。

他惊奇地问:“这是什么,一包包的。”

黄老板解释:“这是应急粮食,有时候,一些特殊的时期,每家每户都必备的防灾避难包,里面总是配备着手电筒、收音机、水、安全帽和防灾粮食等等。”

杨立新仔细一看,这里头有鲷鱼粥、烤鸡肉罐肉、萝卜秋刀鱼罐头和作为“饭后甜点”的水果罐头。还有蔬菜汤,以及一些牛奶。

从前菜到配菜到主食到甜点类防灾食品,可谓是一应俱全!提供了米饭、意大利面、面包、关东煮等各种各样的袋装罐装防灾应急食粮。

有这些,不比那些有些奢侈的野奢好吗?

野外旅游探险,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灾难会不期而至。对野外生存者来说,及时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通知别人求得救援,是非常重要的。

黄老板还特意地讲解了一些野望野外探索要诀。

一、开展野外探索之前,必须进行研究分析,对将要行走的线路有足够的认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作为普通人,对有关部门不允许穿越或徒步的路线,不要冒险、违规行动。不少花费大量公共资源进行的救援行动,就是由这类不守规矩的户外活动引发的。

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地貌和气候有巨大的差异,同一条线路在不同季节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风险等级。不注意这两点,经常导致户外爱好者们身处困境。

三、野外探险考察或作业发生迷失情况,不要惊慌,冷静清点随身的物品和食物,按照生存极限时间来使用有限的饮水和食物。

如果确定只能在野外过夜了,就一定不要把白天时间都花在找路自救上,留够时间在天黑之前寻找合适位置,搭建简易的野外求生庇护所。山里天黑的快、气温下降极快,晚上漆黑一片,此时行走或作业都非常危险。

四、如果体力已经下降或已经受伤,或经过评估认为短时间内无法走出困境,就尽可能原地安顿,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万不可在不熟悉的森林里和大山里乱走。那样可能越走越远,越走处境越危险。

五、如果必须行进,一定要留下明显的路标,以便救援人员方便追踪营救,同时还要制作防兽工具和简易自卫工具。

六、采摘食物储备充饥,并多做储备。这需要提前了解自己所处地点的植物资源情况,懂得识别分辨可食用植物、可替代饮水的植物、有毒植物和会导致过敏的植物。

七、野生求生的法则是求生待援。保存体力,求得生存,等待救援。可以应用一切有助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

“另外,天气是影响野外安全的重要因素,糟糕的天气不但会影响科考和户外活动效率,甚至会直接导致各种危险。大雪和大雾会导致山间小路被覆盖和遮挡,非常容易走失、坠落和失联。如果突然遇到大量小石块、泥土从高处掉落,请立刻后退,这可能是崩塌发生的前兆。”

“前面,还可以体验一把那个立体体验广场呢。”黄老板说道,“走,我带你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