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2 / 2)骗了康熙首页

刚刚竣工不久的河堤,居然就被冲垮了,而且地方官居然好意思说是千年遇的山洪爆发,实难防范。

玉柱笑了笑,说:“除了帝国陆军的军费,帝国海军军官学校的经费,属于是最优先级之外,武昌造船厂的经费,必须确保充足。”

吴淞口就在长江的出海口边上,从东南亚运来的胡桃木,可以直接卸在船厂内,这就省了一大笔运输的成本。

必须承认,英国人确实具有海洋意识,选址的眼光极准。

随着英国船匠的陆续就位,武昌造船厂和吴淞造船厂,几乎同时动工,开始兴建。

二战时,为了方便维修,欧美日的航空母舰上,铺的都是柚木制成的甲板。

吴淞口造船厂是英国商人全资的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则是中英合资的造船厂。

“安徽青阳县突然山洪爆发,冲垮了刚刚修好的河堤,造成了数千人被淹没的惨剧,你们怎么看?”玉柱抖着手里的奏折,冷冷的问两个最年长的儿子。

张廷玉亲眼看了造船厂的第一艘巨舰之后,心里已经明白了,必然会花钱如流水啊。

客观的说,英国乐意向华夏帝国输出二流战列舰的造舰技术,除了极为有利可图的海上贸易之外,玉柱对英国人格外友善的态度,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轩玉和小铁锤,按部就班的学习了县域、州域、府域和省域的奏折,并总结出了一整套看透情弊的方式方法。

管户部的大臣,不会叫苦,等于是白干了。

客观的说,只要逐渐培养出了本土成体系的造船技术人员,即使让英国人赚走了一部分造船的钱,也甚是值得。

这么多年经验告诉玉柱,只要是张廷玉答应的事情,都非常靠谱,玉柱也就放心了。

但是,英国人和米国人一样,关系再铁,一流的军工技术,也都会留一手。

“回皇父,臣儿以为,河堤的垮塌,必然是有人贪了河工银子。”小轩玉的回答,令玉柱十分满意。

嗯,很好,这么多年的学习研究各地的奏折,就算是傻子,也可以看出县里的各种名堂了吧?

“回皇父,臣儿以为,那起子贪官污吏们,虽然个个该杀。但是,更该杀的是监督修堤的监工衙门。”小铁锤的分析,令玉柱频频点头。

不过,在金钱+美人的深度腐蚀之下,玉柱知道了这种油,其实是木蜡油。

造船的事情上,英国人确实拥有独门绝技。

在木制帆船的时代,长江之上,其实只要是江岸边,都可以建设造船厂。

“那好,你们两人马上动身,一起去青阳县,务必把破堤之事,查得水落石出。”玉柱毫不迟疑的给儿子们压上了重担。

橡木的距离太远了,运输成本过高,而东南亚盛产的胡桃木,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为了防备贪官偷工减料,玉柱特意成立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监工衙门。

历史上老四,为啥精通各地的情弊?

说白了,就是老四出门办差的次数,比别的兄弟们,多得多了。

出京办差的次数多了,民间的疾苦,自然也就一清二楚了。

让两个儿子一起去查案,谁查得细致,谁查得粗疏,一目了然。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玉柱的儿子们,逐渐成年了,也都可以派差事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