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西行取笈2(1 / 2)武侠:御剑乘风首页

里面藏的都是天下各派武功的精华。张迎风夫妇遵循祖父的遗训,“张氏内经”修为未臻至最高境界,不但不修别派武功,就连张家祖传的武功也没修全。

张融雪是一个天生的练武奇才,十三岁时内功就胜过其父,魔宫四年苦修,已将“张氏内经”练至最高境界,所以再练别派武功不算有违祖训。

张融雪左看看,右瞧瞧,觉得什么都好,不知如何取舍。徐丽华微笑着道:“想要就都拿去吧,反正你爹和娘这辈子是用不。”

张融雪暗忖搬过去也好,家里护卫少,别被人偷去了,略一思量,已有了主意。张融雪将各派著名的武学典籍,如“冷家刀法”、“天山剑法”、“路家枪法”、“朔东刘家鞭法”,缥缈宫的“缥缈剑法”,百花宫的“百花拳谱”与“百花剑谱”、赵家堡的“印月神功”等等著名的武学典籍从书架拿下。

看见江湖中神秘杀手组织“剑魂阁”的镇阁剑法“风雨十八剑”,张融雪感到好奇,就打开书卷,发现卷首注解了一行小字,原来张天远年轻时与剑魂阁第三代阁主大战一场,他凭着记忆写出剑谱,只是徒具其形,于“风雨十八剑”的精奥入微处不甚了了,但这也非寻常武士所能办到。

张天远不仅写出了“风雨十八剑”剑谱,还回忆自己当时使过的剑招,创出了一套克制“风雨十八剑”的“反风雨十八剑”。张融雪不禁神驰曾祖父与“剑魂阁”阁主的那场大战。

张氏夫妇见女儿神色有异,一起过来看张融雪手打开的剑谱,看到那行注解的小字,张迎风脸有惭色,祖父惊天地泣鬼神的武功自己只要学到三成,张家在武林中的地位也不会一落千丈,若非妹妹嫁得好郎君,张家偌大的基业也难保全。

徐丽华明白丈夫的心意,安慰丈夫道:“你不必难过,雪儿已经长大了,武功又这么好,以后肯定会出人头地。”接着轻轻一叹,道:“要是男孩就好了。”

张融雪不依道:“娘,女儿不好吗?女儿一样可以孝顺爹娘。”

徐丽华笑道:“雪儿不要生气,娘没有说你不好,娘的意思是你如果是男孩就更好了。像你这么出色的女儿,普天之下也只有我们张家才有。苍就是拿十个儿子和你换,娘也不愿意哩。”

“雪儿才没有娘说的这么好哩!”张融雪展颜道,同时镇重地将“风雨十八剑”和“反风雨十八剑”剑谱与手中的其它武学典籍摞在一起。

张家藏书非常丰富,几乎包罗了天下各派的武功,张融雪随便挑也挑了一百多册,装满了两大箱。张迎风命一名护院挑着,陪张融雪去五湖堂成都分堂。张府离五湖堂成都分堂不过数里,不久即至。

五湖堂专门从事水营运,并涉足旅游业、保镖业和贸易。尤其是何耀庭执事以来积极开辟海航线,使航线向北延伸至辽东半岛,向南延伸至南海,与朝鲜半岛三国高丽、新罗和百济及东北的女真部落都有商业往来。

五湖堂将南方的大米、茶叶、瓷器、纸张、丝织品运到东北、环渤海地区和朝鲜半岛,再将北方的麦、豆类、煤、战马,东北的人参、貂皮,高丽的药材、香料运到江南,获利十分丰厚。

五湖堂财力雄厚,由五湖堂成都分堂的大门便可略见一斑,护院的围墙高达两丈,两扇红漆木门,每一扇有一丈多宽,足以让四匹马拉的大马车并排通行。

红漆木门方挂着长约丈许的巨大横匾,书“五湖归一堂”五个龙飞凤舞的鎏金草体大字,笔画苍劲有力,一看即知出自名家。旁边角落书写着相比要小得多的四个小字“成都分堂”,字体却是小楷,虽然是小字,也跟春联常见的毛笔字差不多大。

左右门各刻着一个狰狞怪兽的图案,门前摆放着两只大石狮子,极具气派。门口左右各站着两名彪形大汉,腰挂大刀,两扇大门前八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着,拱门的两侧各四名手持铁枪的武士并排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