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1 / 2)农家小娇娘首页

六月的天已经很热了,火辣的太阳晒着大地,一条土路蜿蜒着从远方伸过来,路上有队人在慢吞吞的往前挪,路边的几颗树耷拉着叶子像路上的人一样无精打采。

这些人里男子占了多数,也有几个妇人并几个小孩,他们穿着破旧,身上背着包袱,互相搀扶着往前走。

夏荷走在这一队的最末尾,她背着一个小布包袱,里面装着从家里出来时她娘给收拾的几件衣裳和一些干粮。走了太多的路,包袱上面蒙着厚厚的一层土,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夏荷整个人也是灰扑扑的,一路太多的泥土,加上不时的刮着风,夏荷灰头土脸的完全没有在家时候的利落样子。

今年开春以来雨水特别少,去年种下的麦子,长的一点儿小苗都枯死了,眼看着家里的存粮越来越少,地里的庄稼又不长,夏荷他爹愁的每天苦着一张脸,没个笑模样。不仅是夏荷家这样,夏家村都是这种情况,庄稼人就指着地里的收成过活,靠天吃饭的,夏家村比较偏又靠着山,土地本来就不算肥沃,这一旱就更没了盼头。

村里的老人都说,今年指不定又要饿死多少人,眼看着地里的收成无望,村里就有人商量着要去外面,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儿做,不求别的,能吃上一口饱饭就算是很好的了。

夏荷考虑了一下,决定跟着村里的人一块出去。她家的境况实在不能算好,有一个弟弟,才五岁,还有个大她一岁的姐姐。不像别人家劳力多,平时也能攒下点粮,夏荷家里主要的劳动力就是她爹,平时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更别说遇上这种大旱的灾年了。

看着爹娘那越皱越紧的眉毛,夏荷便主动和提出要和村里人出去找活做。家里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情势所迫,家里没有足够的粮,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孩子,她姐姐已经定了人家,很快就要嫁过去,是肯定不能出去的,所以能出去的只有她。

夏荷劝说家人自己不怕吃苦,什么活都会干,出去做活儿肯定能行的,说不定不仅能吃饱饭,还能赚点钱拿回来贴补家里。一家人想了很久,最后终于同意她出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走的前一天晚上,她娘抱着她哭了很久。

夏荷把包袱往肩上拽了拽,跟紧前面人的步子,她小小的身子在队伍里毫不起眼,看起来就像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她出来已经有半个月了,村里领头的那个人一开始是说到镇上看看,没想到镇上也受到影响,没有那么多多活可以做,只有几个人在镇上找到活留下,剩下的这些人就继续往南走。

这一走又是几个镇,沿路经过的这些村庄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旱灾,也有不少人和他们一样的想法,想出来找个活干。夏荷盘算着,自己包袱里的干粮剩的不多,不能再继续走了等到下一个地方一定要想办法找到活儿留下。

“大家都歇一歇,前面就到丰水镇了,丰水镇大,周边几个村有需要的东西都到镇上来买,那里肯定好找活儿,就算在镇上找不到,丰水镇隔着县里近,去县里肯定也能找到活儿。” 领头的人对大家说道。

这一队人听到领头的人这么说心里都放松了一点,有些人开始坐着聊天,讨论自己想找个什么样的活儿。有会盖房子的说自己可以去做个泥瓦匠帮着盖房子,有会刺绣的说可以去绣房当个绣娘。

还有个十几岁的男孩说他腿脚麻利,想要去饭馆当个跑堂的,因为这样吃饭肯定能保障,一群人听到他的说法都哄笑起来。男孩听见大家的笑声脸憋得通红,梗着脖子说他爹嘱咐了能吃饱就行,最好能去厨房干活儿,但是他不会厨房的那一套才想去跑堂。

听到男孩的话,大家倒是都没有再笑他,出来可不就是为了吃口饱饭吗。夏荷找了个树跟儿坐下,拿出包袱里的干粮,有一口没一口的啃着。

对于找什么活儿,夏荷心里是一点谱儿都没有。家里缝缝补补的她倒是会,但是精细到可以卖钱的程度,她好像还不行。厨房的活儿她也会做,炒个菜洗个碗什么的都做的很麻溜,但是没听说大厨有让女孩当学徒的。

也不知道镇上的人需要什么样儿的,要是有那大户人家的话,去大户人家当个丫头也是行的。夏荷邻居的姑姑就是去了什么府当丫头,丫头当得好了,还能带着赏赐回家来。她记得当时那小姑娘还给她看了姑姑带回来的银镯子,细细的一根上面刻着些小花很好看。夏荷想要是自己也去了大户人家当丫头,她要攒钱给娘也买一副银镯子,要买根粗的。

一群人走走停停又过了大半天终于到了丰水镇,丰水镇果然和领头的那个人说的一样,是个繁华的镇子。

镇上铺的都是石板路,宽敞又干净,青灰色的房子排列的整齐有序,都刷着白白的墙,路两边是各种小摊和店,穿着各色衣服的人在路上来来往往,店家门口挂着的布随风摆动,有各种食物的香味也随着飘来,夏荷站在路边使劲吸了一口气,真香啊。

“这又是打哪儿来的一群,别杵在门口耽误我做生意。往西边走,这里都是店铺,西面才是你们该呆的地儿。” 看见夏荷一群人站在路边,有店家不耐烦开始赶人了。

“哎,我们这就走。这位大哥不知道镇上哪里能找到活儿?”领头的人好声好气的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