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夫子讲春闱(1 / 2)人在仙唐,我靠写书成圣人首页

县衙东侧,本来是一排闲置的屋子,如今却都已经清扫出来,用来安置将要参加春闱的考生。

而东侧第一个屋子,则充当了临时的学舍。

今日来讲课的,是新晋的崔勇夫子,他之前曾钻研过几年春闱,对文论的破题很有技巧。

崔勇夫子站到台前,下面端坐着一众儒生学生。

陈生从东城赶来,花的时间要更久,因此就坐在角落,小狐狸就趴在他身旁,小眼睛扑闪,盯着四周乱瞄,也不怕生。

旁边坐的人刚开始还有些好奇,不过随着夫子准备开口讲课,也就都压下好奇之心,安心听讲。

夫子授课,可不常见,况且今日还是讲的春闱,自然要用心听讲。

“县衙文官,崔勇,奉知县令,来为诸公讲学春闱。”

崔勇夫子站在台上,先做了一个礼,众人也站起身回了一个师生礼。小狐狸看在眼里,也有模有样,躬身作了一揖。

看着小狐狸十分懂礼貌,夫子也不说将她驱逐的话,直接开始了今天的讲授。

“春闱分为三科,分别是经典、诗作以及文论。”

“经典自不消说,考究百家典藏,除去圣师、亚圣等著的必考题目外,圣人巡考以及新晋圣人的成圣经典也是必须要熟读研究的。”

“例如最近新晋的郦道元半圣,作《水经注》,化山川四海,万里江山皆入书影,一举成圣。那这本《水经注》便会成为考查热门题目。”

“再如文曲星碎,蛮天入犯,我人境举目皆兵,那兵家大圣孙膑的兵书经典也会成为考题之一”

随后,崔勇夫子又提问了几道题目考究大家。

题目的答案虽然简单,但却有很多迷惑性的地方,因此倒是没几人能够完整答出。

例如一道往年考过的题目:昭公二十七年,孔圣于何地?

夫子引经据典,通过引用《左传》、《礼记》以及《孔子家语》等经典的话进行佐证,最终求证出答案:

‘鲁乱,孔子适齐。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遂行,反乎鲁。延陵季子适齐,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

因此,昭公二十七年,孔圣所处,齐、鲁和吴三地具备。

如若是直接凭借记忆的经典,答出孔子在鲁地,那便是考虑不周,答题不全。

据说这道题目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难到了诸多考生。

当时只有位叫方运的济县考生答出。最终方运凭着科科皆甲的成绩拿下解元,方解元之名声,一时无两。

诸人听完夫子讲解,顿时豁然开朗,同时也对春闱考试的难度有了更深的了解。

随后,夫子又考了几个题目。

这次出的几个题目倒是简单,临近春闱,他也不敢太打击考生的心智。

接着,崔勇夫子又说到第二科诗作

“诗作这科,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你们都是儒生境,读了几年圣贤书,要写出两首诗篇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春闱的诗难就难在要在规定的时间写出。第一科经典,尚且给出两个时辰,但第二科诗篇,两篇各只给一刻钟,若想写出佳作,并非易事。”

虽说诗作一科难成,不过并没有需要过多强调的地方,全靠个人的领悟和积累。

因此夫子也只是提了下春闱里面要注意的事项,便不再多说,留给众人一刻思索的时间,便开始准备讲第三科‘文论’。

等到众人脸上不再露出疑惑的表情,崔勇便开始讲文论一科。

只见他文气涌出,附在口上。随即,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蕴含文气,仿佛具有了穿透的力量,能够直达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