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基:“微臣同意用三和年号,与未来数十年的朝政是相符的。”
裴矩:“御夷,至少是突厥数十年内不敢南下;富民,是朝廷要政;明政,更是吏部、刑部、御史的重任,武将可是比我们文臣领先一步,虽然朝廷是养民,可要做好富民和明政,这些都是治世之政,比官道、运河等这些明显可见的强政,要困难的多。”
年号的事,杨侑是确定没有与三老商议过的,如今如此的一致,让杨侑心里有点嘀咕,太过一致了,并不是什么好事,一种解释就是朝廷变成了杨侑一言之堂,可按照苏威,萧瑀的性格,是不可能这么干的。
还有就是刚开始自已用杨广来说事,杨侑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到了众臣耳里,是不是误解为是杨广的意思,在古代,历来有尊从长辈或祖辈之行的思想,都是大臣用先帝来劝在位的帝王,如今杨侑好像是用先帝来压大臣,杨侑想到这里,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再者就是杨侑和众臣,关于数十年内朝廷的纲领,看法是基本相同的,这样的话,杨侑提出年号,没有大的出入,众臣也就顺应帝王之意。
杨侑想着,确实是想不明白,年号的想法为何会如此一致,也许是三方面的原因都有,大臣都同意,杨侑想再多也没用,年号的事也就此定了下来。
吃饭时,杨侑把年号的事和担忧跟萧皇后说了下,她给出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年号,很多时候都是由帝王一言而决,像你曾祖父,后来改年号,都没怎么商议,帝王提出什么样的年号,大臣们一般是不会反对的,再有就是你提的年号,考虑的让我都想不到,很周全,跟朝政也是很符合的,他们没反对的理由。
当初你祖父为了大业这个年号,想了又想,一半是跟据朝廷的情况,另一半就是他自己的喜好,我看多半是喜欢大于朝廷情况,当初那么多大臣还不是没反对。”
杨侑:“意思是我想多了?”
萧皇后:“真是笨,不是想多了,我觉得是你想的跟朝政是一致的,又做了解释,大臣们才会这样的一致。这样很好,不做自己喜好的,按照实际情况来处理朝政,有错也只会是小错,至少不会弄得天下大乱。”
韦氏:“我觉得苏老和裴老解释的,御夷、富民和明政,听去很不错。”
萧皇后:“是啊,能做好这三年事,那就是好皇帝、好朝廷。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不受风寒,相当于御病疫,吃饱穿暖,想当于养身体,情绪能得到释放、汗得到透发,想当于清净身心,做好这三件事,我们的身心就是好的。
看来侑儿把素问当成治世之书来读,确实是很厉害,比史书、后面的诸子百家还要厉害,当然除了老子。
侑儿你这样有疑问是好的,本心没错,就放开来做,我如今确信你会是个好皇帝。”
不愧是医理高手,水平不比御医差多少,杨侑想想也是,一致认同的,一致反对的,都是有阳也有阴、有阴也有阳的,本心没错就做,过程可以控制、可以更正、再不行可以终止,结果不太坏就行。
直到这时,杨侑把年号确定下来,心态也摆正,再也没有闲散王爷的想法,从情感,力所能及做一个帝王能做的事,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杨侑都觉得不可思意,看着两人笑了笑。
萧皇后:“傻笑什么?”
杨侑:“今天之前,我还是想做一个闲散王爷,你们信吗?”
韦氏笑了笑,看来她是相信的,萧皇后疑惑的看着杨侑说到,“你祖父看人是很差的,不过看你还挺准的,说你是闲人性格一点都没错啊,江都之事怎么会处理的那么好。”
杨侑:“我也没想多少,就是想着怎么保住二叔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