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命所归(1 / 2)妖怪三国首页

朝议之上,陆离和众公卿你来我往,彼此争论,陆离一派和保守的皇党们都各自抒发阐述着自己的观念,有人说泥古不可,有人说改制太急。汉帝刘协却总摄皇基,看似堂下众臣叨叨,拿主意的却是高踞龙座的汉帝,没有人能与之争衡。

“陆雍州阵斩张角,为天下献出了无数工巧发明,又为大汉收复半壁江山,迎天子还于旧都。这种种大功,哪一项不是经天纬地的事业?”一向话少的顾雍,也为陆离据理力争。

“然而陆离也是个军阀,哪里把天子放在了眼里?”一个大臣嗔目斥道,“他甚至还在逆贼董卓手下当过支党!”

“那时董卓权倾天下,又有谁能独善其身?”接过话头的诸葛亮毫不退让,“然而陆雍州只是潜伏在董卓手下,心却向汉室。且不说他是否是拨乱反正,即使弃暗投明,难道不该嘉奖?”

司马懿附和道:“陆雍州经营长安,将被乱党所毁的长安恢复成如今的恢弘帝都,又西服羌氐,北抑鲜卑,东摧董卓,南安荆、益。这些功绩,比其古之贤臣也不遑多让!”

“你这是论迹不论心!陆离做这些事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大汉天子吗?他不过是为了自己能当个英雄罢了!”仍有人持反对的声音。

朝堂里吵成一片,陆离却并不关心。他只望着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嘴角不禁翘起。心道皇帝果然是个少年,虽然有心机城府,但是却只懂得以矜持来维持皇威,对于真正议题的涵义,他却不以为然了。

对于这样一个少年,陆离完全拿捏得准他到底是想要什么。

陆离将披风一抖,从怀中取出一物。所有正在吵吵嚷嚷的臣子,口中的话题全部停了下来。

“今天群臣大议,打架都各有各的说辞。但是一切都还是需要天子定夺。”陆离扫视群臣,将自己手中的东西托举起来,展现给所有人看。

被净化之后的传国玉玺,赫然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颗玉玺所意味着的,是皇权的传继、法统之所在,袁术执此则欲为天子,多少豪杰为其殒命?

“这是天子之宝,曾落入逆贼手中。然而社稷万幸,如今我已经收回了传国玉玺,现在就将它交还给陛下。”陆离高声喝道,“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受命于天,既寿且康!”见到陆离拿出了玉玺,在场的臣子们无不动容。在最注重礼法的他们的眼里,陆离愿意向皇帝献上传国玉玺,足以证实他的大节无亏。相比之下,再计较陆离其他的小小缺点,就未免显得吹毛求疵了。

刘协看到陆离手中的玉玺,几乎都忍不住站了起来。不过他终究保持住了天子的尊贵仪容,只是示意内官从陆离手中接过玉玺交给自己。

将失传已久的玉玺捧在手中,刘协的手忍不住颤抖。这不仅仅是玉玺,更是大汉王朝失落的荣光。刘协长叹一口气,感慨地看着陆离,心中不禁为自己方才对陆离表现出的种种而略感羞愧。

当然,天子就是天子,他稍作思考,便理解了陆离的意思。呈上玉玺,这就是表忠心。而献玉玺的意义对于大汉王朝来说可谓是十分重大,毕竟传国之宝失而复得,这无疑是天命对于大汉天子的再度认可。

与之相对应的,自己也应该给这位忠臣一些赏赐才是。

刘协想了想,他笃定陆离是位忠臣义士,只不过他忠的不是大汉朝,而是天下人。但如果天下人都是大汉朝的子民,那陆离不效忠于自己这个大汉天子又有什么问题呢?刘协心知肚明,陆离一直征伐在外,并不需要给什么千金万户之类的荣华富贵。陆离想要的,只是一个勤于天下事的机会。

刘协定了定神,徐徐道:“朕的意思是雍州牧陆离,忠勤王事,振武修文,威服四夷,德被八区,再造乾坤,重整社稷。如此丰功伟绩,朕没有能力赏赐。今赐雍州牧离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假节钺、录尚书事,封侯。”

此诏一出,所有人都愣了。剑履上殿、赞拜不名,这是对于大功臣的赐礼,陆离得到这个荣宠无可厚非。假节钺、录尚书事,这就是代皇帝行杀伐任免之权封侯,更是享用了公侯之礼。

这样的殊荣,在场那些汲汲于礼法的大臣,是没有一个能达得到的。这正是皇帝对于陆离功绩和心迹的认可,给予他荣耀,也给予他权柄。如此一来,陆离就真正地代表了汉室。

“陛下,这”有个大臣先反应了过来,亟待要问,却被刘协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听说陆爱卿身边有一位贤内助,这位姐姐有我大汉皇室血统,她好像是姓祝?”刘协突然道。

陆离有些讶异,也不知道天子的话题为什么突然从给自己加官晋爵变成了问起祝云容来,天子问话他又不能迟疑,于是陆离忙回答道:“正是。”

“既然是大汉皇族,朕就封她为云容公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朕的姐姐。朕决意,为陆爱卿和云容公主赐婚,从今以后,陆爱卿和朕就是连襟。”刘协那略显稚嫩的脸上,却掠过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陆离当即看出,这个少年虽然年纪却对帝王心术驾轻就熟。

“臣陆离叩谢皇恩。”陆离沉稳地下拜。

刘协这一举,看似只是促成了陆离心中想要的好事,却同时也把陆纳入了皇室之中。给了祝云容以大汉皇室的名分,那么陆离就相当于是皇家的驸马。于情于理,陆离以后的所作所为,都将是代表着大汉皇家。由此,陆离收服天下之功,也就同样是大汉皇室重振声威的成绩了。

两全其美。

刘协看到陆离一派和其他众臣的矛盾已经缓和,便道:“既然朝廷的军队现在在豫州和曹操相持,袁绍又在冀州积蓄势力、威胁并州。那么众卿认为,朝廷应该持何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