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强抢民女(1 / 2)把敌方陛下拐回家首页

阿德尼里的清晨。

“咚咚咚”一扇挂着挂壁花篮的木门被敲响。

花篮里的野雏菊还缀着晨露,在清晨的阳光下像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顺着花瓣滴落在报童敲门的手上。

“维尔斯小姐,这是您订的报纸,愿神保佑您。”

送报童从被报纸塞得鼓鼓囊囊的斜跨包里拿出一份报纸递给前来开门的玛格丽特。

报童是教会的孩子,奥维利亚帝国最近几年战争不断,一些因战争无家可归的孩子被当地教会暂时收养,这些孩子平时会兼职节省教会开支。

但战争掏空了国库,即便各地贵族再怎么压榨平民上供,都填不满战争的无底洞。粮食钱财第一时间供给了前线,哪怕再节省开支,教会也仍然入不敷出。

玛格丽特·维尔斯接过报纸,将早就准备好的糖果偷偷塞到报童手里。

报童眼睛一亮,连忙将糖吃掉,双手捂住嘴生怕糖从嘴里掉出来,“谢谢您!维尔斯小姐!神怜爱您!”

大家都喜欢在这条街送报纸,因为每天都能得到维尔斯小姐甜甜的眷顾,咳,他的意思是说糖的眷顾。

嘴里含着糖,小报童说得含含糊糊的,但这并不妨碍玛格丽特听懂他的意思。

玛格丽特笑了笑,孩童总是有着花不完的精力,他们就像森林里的百灵鸟,每次早上都能唤醒她美好的一天。

关门时顺手将门上的雏菊拿进屋里,插在餐桌中央的花瓶中。

玛格丽特一边看报纸,一边吃早餐。要是维尔斯夫人还在世,定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她一顿,然后抽走报纸让她好好吃饭。她的父亲维尔斯先生则会在旁边得意地抖抖手里的报纸,煽风点火,然后顺利收获他心肝宝贝女儿的白眼一枚。

想起过去,玛格丽特喝了口水,将心里的酸涩压了下去。

今天报纸的内容没有让她失望,封面开头就写着关系整个国家的政事——现任奥利维亚帝国的老国王特科特·曼斯菲尔德病危,将要传位给他的小儿子克里希·曼斯菲尔德。

说来神奇,曼斯菲尔德皇室曾经人丁兴旺,只是最近几年不知为何,皇室的人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到最后就只剩个小王子克里希·曼斯菲尔德还在世,老国王就算再不待见他这个小儿子也只能传位给他。

除此之外,再往后翻也没什么重要事情,大多都是贵族间的花边八卦。报纸最后的一个小角落里,寥寥几句提到了隔壁斯格特克帝国下个月的花神节。

吃完最后一口白面包,玛格丽特将报纸折好放到书架上,书架被各类书籍塞得满满当当,但井然有序,并不杂乱,看得出它的主人有在好好整理。

把前几天采的药草放在院子里晾晒,玛格丽特准备好自己的午餐放在包里,她今天要去城里的图书室将前几天看的书读完,其中有一本游记是一位游历各国的吟游诗人所写,里面各国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了玛格丽特。

可惜图书室的书不外借,这几天她又进山采药没有去图书室,那本书让她魂牵梦绕了好久。

将门锁好,玛格丽特挎着竹篮出门了。路上遇到一些熟人,大家大多都是对她匆匆点头,又马上移开视线,飞也似的离开,仿佛她是瘟疫一般。

玛格丽特点头回礼,其实她也能理解。

毕竟她是个异类。

她被人称作是巫女,因为她和其他医生治疗病人的方式不一样。在宗教信仰偏重的国家里,和“巫”字挂上关系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幸好阿德尼里是奥利维亚帝国的一座边陲小城,远离主城,宗教氛围并没有特别浓厚,要是换个城市说不定她就被当成巫医给火烧了。

她和只知道放血治疗的医生不同,她治疗的方法依靠草药,治疗率高一些。

虽然她每次煮得那一锅黑漆漆的药汤被人们称为巫女的魔药,但大家私底下偶尔也会偷偷找她治病,所以即使城里的人不待见她,也会心照不宣,没有按教典将她逐出城去。

她医人收钱收得不多,遇到实在困难的,收的也只是一束花而已,哪怕是随处可见的野花她也不嫌弃。

为了避嫌大家大多是晚上送花放在门口,在经历过几次出门差点把花踩碎后,玛格丽特就自己编了个小花篮挂在门上。

小城里的人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也许是因为小城里的贵族不多,叫得出名的贵族大多在有名的大城市里,来奥利维亚这种边陲城镇的都是或不得势,或落魄的贵族。

玛格丽特心满意足地合上书,准备拿早上准备好的午餐,伸手却碰到几个圆溜溜的东西。

她拿开盖在篮子上的布,发现里面多出了几个红彤彤的苹果。

她记得今天没有拿水果啊,突然她想到今天路上和她打招呼的马蒂尔夫人,一个星期前她治好了马蒂尔先生的病,而她和她的丈夫经营着一片不大的果园,她们家的水果尤其的香甜。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事实上也不止是马蒂尔夫妇这样,好像她每次只要是挎着篮子出门,回来时篮子里总会多出来一些东西。

玛格丽特也不说破默默接受着小镇人们的善意。

她去图书室后面的院子里打了些井水洗苹果,经过井水洗涤的苹果去掉了灰尘,整个果子红扑扑地反着光,让人垂涎欲滴。

玛格丽特坐在花坛边上喜滋滋地啃着苹果,脆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浓郁的苹果香气弥漫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