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宁舒(1 / 2)覆明1587首页

明嘉靖四十四年年末,突如其来的暴雪压死了京畿。

大兴、宛平、固安、永清、武清等县皆遭其害,数以万计的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活着的,藏在雪里,变成了老鼠。

死了的,栽在地里,冻成了冰雕。

腊月二十九,紫禁城中,太平无事。

要过年了,该点灯笼了。

宫女太监们一过丑时便摸黑起床,借着打纸缝儿里露出来的光,人来人往着演起了皮影戏。

“诶呦,瞧你俩笨的,你骑着他不就够着了嘛?”

“回爹爹,儿子刚净身。”

“那就他骑着你。”

在老太监的指挥下,两个小太监搭起了人梯,将灯笼挂在了墙檐儿下。

一点着,便窥见灯罩上覆了一层米粒似的雪。

底下那小太监咽了口唾沫,笑道:“像山里红。”

老太监宠溺一笑,“就晓得吃,等过节了,爹爹去御膳房给你抓一把来。”

挂了这盏,便挨次挂下一盏。

“爹爹,你说这灾过了十五能好吗?”

老太监一听这话,满是皱纹的白净脸立刻拧成了一块老树皮。

挂灯笼那小太监倒是兴奋起来:“定能好了,俺听说这次去赈灾的是户部的云南司主事海大人。海爷爷可是位好官儿,我跟我娘逃灾进京时,碰见了海爷爷,他还给了俺半斤好牛肉呢。”

“那就好,灾好了,皇上就高兴,皇上高兴了,就能给咱们发赏钱。”

老太监吐出一口哈气,搓了搓手,幽幽叹道,“巧媳妇难为无米炊啊……”

这时,他斜眼儿一望,只窥见一道高大的人影正往这方走来。

他眼尖,立刻跪了。

听见声儿,那俩小太监直接摞成两张纸,五体投地着趴在了地上。

“给祖宗请安!”

来人正是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太监陈洪。

他打眼一瞧檐下的大红灯笼,操着尖细的嗓子问道:“隔几尺挂一盏啊?”

老太监忙道:“回祖宗的话,跟去年一样,隔三尺挂一盏。”

“主子传话了,要四尺挂一盏。”

“四尺?少了不喜庆。”

这空当,陈洪的泪珠就挂了出来,“少喜庆便少喜庆吧。主子宅心仁厚,念着京畿周围的灾民,说这个年能省便省,省出些钱来也好赈济灾民。”

“主子圣明!”

几个奴才哭成了一团。

但灯笼到底还是都点上了,浓重的夜色下,京城腹部的上方,凭空生出一道道赤红的长线。紫禁城像是一只巨大的蚂蟥,刚吸足血,便被横七竖八切了百八十刀,腥气扑鼻。

这冲天的红光,在宛平县也是能隐隐约约瞧见的。

宛平城外往西二十里有个斋头村,县衙在这里设着粥铺,等卯时放粥,藏在村外的灾民便会蜂拥而至。

但这两天人却少了,因为大多都冻得走不动道了,只能窝在破庙、山洞里苟延残喘。

于是负责赈灾的主管官员海瑞便下命,要县里的官员抬着粥米亲自去找灾民。

这是份苦差事,官吏们结在一起打马虎眼,海瑞虽是厉害人物,但也没什么法子对付他们。

可今天倒是离奇,平时偷奸耍滑的宛平县令,天还黢黑,便带着三班衙役抬着一桶桶白面往村西的奶奶庙而去。

路上,那县丞哭丧着脸说道:“大老爷,咱真要这么做?”

县令一听这话,身子不由一个激灵,接着沉声道:“那你倒给我出个主意,该怎么做?海瑞逼咱们救济灾民,可哪里来的粮食?衙门没有,国库不发。难道要咱们从自家粮仓里搬?要是搬了能了这档子事儿倒也清净。可过了年,眼看就是十五。宫里的、朝里的、还有咱们的顶头上司顺天府尹都等着孝敬呢。干脆,一了百了。你也别怕,大兴、固安那边早这么做了。天塌下来,一块儿顶!”

县丞抽了抽鼻子,不说话了,不远处,已能看到如豆的灯火。

那就是奶奶庙,里面扎堆儿住着五十多号灾民,二十多号死人。

庙内,一团团软踏踏的灾民正凑在柴火旁,围着一位面如红盆的白发老者。

老者拨了拨柴火,笑吟吟地讲道:“等过了今儿,尚膳监便开始杀鸡宰羊了。”

有人问道:“刘公公,你不是说尚膳监每天都杀鸡宰羊吗?”

老者摇头道:“这不一样,平日里杀,杀就杀了。但三十儿杀,一直要杀到大年初一。就说那一只羊,要用三个时辰,细细地、活生生地将那毛给它拔干净了。然后,再用三个时辰,剥它的皮,另用三个时辰掏它的内脏。最后三个时辰,再将它的筋骨给卸了。且瞧,此时这羊还正活着呢。就等大年初一子时一敲钟,再一刀将它咔嚓了!”

“诶呦,费这么大劲儿,就为杀一只羊?”

老者舔了舔嘴唇,笑骂道:“你懂什么,这么杀了的羊,肉的味道才是最鲜美的,每一丝儿肉都跟活的一样,炖上千八百遍,入了嘴还会跳呢!”

听老者说完,灾民们都馋的打起了滚儿,想尝尝会跳的羊肉是什么滋味儿。

“别听他放屁,这老阉人扯谎骗你们呢,宫里没这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