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06 谋夺大位(1 / 2)大明之暴君归来首页

“哎!纲纪不振啊!”路振飞五十余岁的年纪,满面的风霜,不过精神倒是健旺的很,此刻黝黑的脸庞上,也充满了一丝忧色。

不过他的感慨也只是一瞬间,并没有忘记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见周围布满了围观的士绅百姓,他揖着礼小声道:“王爷,此地人多眼杂,可否借一步说话?”

朱元璋点了点头,两人选了一间叫“悦来”的茶铺密室作为谈话之所,王府护卫和抚标兵们将茶铺的客人都清除了出去,然后按班站立护卫茶铺内外。

等双方落座后,朱元璋拱手道:“不知路先生找咱有何事要说啊?”

这里毕竟不是他的藩地,有什么事也轮不到他这个闲散王爷来插手,而巡抚位高权重,体制尊崇,没事当然不会来找他这样一个落难藩王来喝茶聊天,所以朱元璋直接问明了来意。

“王爷,请问是否知道北都之变?”

朱元璋闻言不动声色的道:“可是神京陷落了?”

路振飞点了点头,面色突然变得很是悲痛。

“前日,臣已收到飞骑塘报,甲申三月十九日,李闯攻破了京师,先帝不堪受辱,已于煤山自缢殉国了,三位皇子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多半是凶多吉少,南都重臣都在讨论立谁为新君呢!”

自从李自成的顺军兵临京城起,在最后收到朝廷的天下兵马勤王的诏书后,留都各衙门的大臣们便再也没有收到任何邸报了。

京师消息断绝,使得各衙门大臣、守备太监、武官勋臣们越发感到不安。

直到三月底,京师陷落,宗庙不保的消息才由飞骑从陆路驰道陆续传到了徐、淮一带,然后被传入南京。

当李闯进京,崇祯煤山殉国的消息传到南方诸位留守大臣案台上后,诸臣无不大惊,而在消息传来之前,兵部尚书史可法刚刚领衔发布了号召天下臣民勤王的公檄,但是,京师陷落、君父被逼自杀则给了他们一记重重的耳光,天子即已殉国,这勤王又何从谈起?

噩耗传来,忠义之臣不免抱头痛哭。但是一切都已成事实,太子和诸位皇子至今仍旧下落不明,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南方诸臣皆嗟叹不已。

这样的情形,当然使得人心不安,普通的小民百姓还多半蒙在鼓里,而稍有身份的士绅,特别是留都南京的大佬们深知大事不妙,每天都齐集会议,商量着立新君,重组政权。

大佬们如此,下头自然是暗流涌动,各路神仙各施其法,乱纷纷自行其事,一时间,泥沙俱起,从徐、泗、到凤、寿、淮、扬,整个长江南北,到处都是飞骑联络的信使,各藩镇和地方官吏之间,彼此联络不断,互商要事。

“真是天不佑大明啊!”消息被证实,朱元璋也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心下却活络开了。北都沦陷,崇祯殉国,三个皇子生死未卜,南都重臣都在讨论立谁为新君。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重磅级的消息。

崇祯一死,按照亲疏关系,作为神宗嫡系,天子堂弟的他将会顺势成为第一继承人,不过今世的便宜老爹老福王朱常询曾经在争位夺嫡上和东林党人有过龌蹉,红丸、廷击、夺宫三大案就因之而起,现在南都重臣几乎清一色的东林党人,他能否继承大宝就很玄了,光是看刘泽清对潞王和他的态度变化就能看出一点微妙的关系来了。

在此之前,潞王和他一样都是闲散穷困的藩王,根本无人理会,现在倒是好,刘泽清大手一挥,他和其他诸王被从东察院赶了出去,潞王则被几百兵丁护卫着,上等供奉养着,亲王的尊荣体面全回来了。这其中的用意,他岂能不懂?

现在这路振飞没去趁机巴结潞王,却眼巴巴的跑来找他说这事儿,很明显属意的是他啊!

虽然不清楚这是出自路振飞的公心还是私意,但有人肯拥护自己毕竟还是好的。

如今崇祯殉国,子嗣不存,大位空悬。看样子有不少清正大臣肯拥戴他,朱元璋觉得此刻正是争夺帝位的千载难逢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