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 章(1 / 2)灵魂出窍后我怀了皇帝的崽首页

圣旨颁完后,徐德怀着复杂的心情,跟黎府要了黎玉书全身具体的尺寸,然后便回宫复命了。

傅冀站在花前,捏了捏芙蓉花杆,才回头问他:“如何?黎爱卿接到授职圣旨时,是否很激动。”

这黎爱卿,指的便是黎玉书,而非他爹黎侍郎。

徐德听明白了。

他便回想了下当时黎玉书的表情。

黎公子他……似乎并没有十分激动。

他觑了眼皇帝的神情,见他眼中似乎带着几分期待,心情更复杂了。

陛下对黎公子真是……厚爱啊。

他想了想,便斟酌道:“黎公子一表人才,奴才不好多望,没细细打量呢。但能得陛下如此隆恩,黎公子肯定是欣喜不已的。”

傅冀听了,嘴角微翘。

那混账,果然更不高兴了。

他不高兴,那朕,便高兴了。

傅冀点点头:“嗯,确实是个美人。”

他背对徐德,用手轻轻捻着眼前颜色最好的那朵芙蓉花,嘴角噙笑:“朕,就喜欢看美人干活。”

徐德:?

他好像发现了陛下什么了不得的癖好!

“立刻传令礼部司,让他们必须在今明两日内赶制出黎爱卿的官服……”

“……是,陛下。”

徐德急哄哄地赶去了礼部,将皇帝的口谕传了下去。

听君郎的七品官服,不要现成的,要重新裁制的;

官服官帽都按听君郎的尺寸去做,形制要优美;

需在两日内赶制完成。

礼部司员外郎岑东得了这口谕,也是惊讶不已。

因为他们是常年备有多余的官服,以防万一的。不管官职几品,其对应的官服都只有大、中、小三个通用尺寸,没有例外。

而陛下不仅新立了个所谓的七品听君郎一职,还特意让他们为他量身定制另外的七品官服?

这就奇怪了。

他拉了拉徐德的衣袖,面带苦恼:“徐公公,烦您透个底,以后官服,不会都要咱礼部司现赶吧?”

徐德摆摆手:“暂且就这一个特殊的,大人不必担心。”

岑东松了口气。

那就好。不然以后都这样的话,岂不是忙死他们?

他赶紧笑道:“公公放心,有陛下这口谕在,咱们哪怕肝脑涂地也要将它们赶制出来!”

肝脑涂地……

徐德斜睨了他一眼。

岑东呵呵一笑,在他离去之前,又八卦地问了句:“徐公公,请问这听君郎是提拔的哪位啊?”

官职不大,却得皇帝如此重视,这实在让他好奇不已。

徐公公轻咳一声:“是你们黎侍郎家的公子。”

岑东:啊?

徐公公离开后,礼部司员外郎岑东愣了好一会儿。

但他很快便回过神来。

两天!陛下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两天!

礼部司的人立刻忙了起来,集中力量,全力应对皇帝的这项任务。为了速度,他们甚至还请求了礼部另外几个部门,让他们派来外援。因为听说这跟黎侍郎家的公子相关,其他部门也好说话得很。

当天一整夜,礼部司署灯火通明。

很快,第二日,黎侍郎的公子入了皇帝的眼,被赐了官,还被厚待的事,便传入了许多朝官的耳中。

黎侍郎也收到了来自各方不同意味的目光,心中的滋味,简直难以言喻。

——

后宫里,太寿宫和安宁宫的两位太后,也分别得到了这个消息。

“礼部侍郎的儿子?”肖太后眼中带着些许迷茫。

“是的,娘娘,”翡翠歪嘴笑了笑,眼中带着一丝鄙视,小声道,“听说,那黎侍郎的儿子,长得很美呢。”

“你的意思是,皇帝看上他的身子了?”

翡翠点头:“是的,奴婢猜事情就是这样呢。那黎侍郎不过是礼部的,其所依附的,不就是左相那些人吗?左相本来就是向着皇帝的,皇帝也没必要为了拉拢什么,而给这么一个白身特赐官,特制服,做得这么特殊。奴婢听说,昨日陛下出宫到那里时,就只单单盯着那黎公子一个人说话呢。说不定,皇帝就是因为不喜欢女子,所以才一直拖着不立妃呢。”

肖太后听了,虽觉得这并不能完全说服她,但也有几分道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最好了。

“之后再细细打听,咱们且看着。”

“是,娘娘。”

——

太寿宫

陶皇太后眯着眼,坐在宫椅上,对陶右相说:“前几日,我已跟皇帝提了小世子进京的事。”

陶右相目光灼灼:“陛下怎么说?”

陶皇太后睁开了眼睛,不屑道:“他还能怎么说?难道他不知自己的身体?”

“也就是说,陛下是同意了的?”

“嗯,”陶皇太后点了点头,“过两日你们便在朝中提一提,那些个人,你先提前通通气,打点下。此事不可有失,知道了吗?”

“是,娘娘!”

“听说,皇帝新赐了个什么听君郎?”陶皇太后忽然又问。

陶右相点了点头,把事情跟她讲了一遍。

陶皇太后之前已听身边人讲过,此时漫不经心地摸了下头发,说:“听说那黎玉书,是白云寺柳千问的小徒弟。”

柳千问,即天芯大师。

陶右相微微一愣。

这事,他还没来得及完全摸透。

陶皇太后不轻不重地看了他一眼,带有一丝责怪。

“听说,柳千问卜算破准。只是,她向佛,大徒弟却学道,二徒弟研医,三徒弟,也就是这黎玉书,却学毒。皇帝给他特职,召他入宫,恐怕不简单。”

“娘娘的意思是,陛下此举,可能是为了他的身体?”

“嗯。虽说皇帝的身体,基本是不能补救了,但世上奇事万千,所谓以毒攻毒之类事,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日后,这个黎玉书也得多多注意,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