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五章内情与镇南王登基(1 / 2)知否从袁家庶子开始首页

而世子这边回去后,也是急忙回到了王府,直接进了镇南王的书房。

“回来了。辛苦了誉儿,袁文殊那边是怎么说的?”

“父王,袁文殊那边的意思,是看您的是想法,您打算何时动手,是登基前动手,还是登基后动手。”世子道

“嗯,他真是这么说的,他会这么好心?不会是有什么其他条件吧?”镇南王道

“父王,他确实挺有其他的打算,不过与其说是条件,莫不如说是继续合作。”世子道

“哦?继续合作?他还想要干什么?”镇南王道

“父王,他对西南的野心,可不止一个安南而已,他想要将这周围的其他国家,也变得的跟安南一样。”世子道

“什么?他野心竟然这么大?这安南还没动手,他就想到以后了?”镇南王惊讶道

“父王,据孩儿的观察,他所说的应该都是真的,父王您之前猜的果然没错。”

“这位定襄侯,果然是有做大西南的想法,要不然他断然不会这么干,不过孩儿有些想不通,他为何要这么做?”

“按说他要只是想保证自己根基,那现在就已经足够了,魏国的西南就是他的一言堂。”

“明明已经是西北的继承人了,可他偏偏还要跟咱们合作,并且野心还那么大,儿子实在是有些想不通啊?”世子道

“誉儿,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野心很大,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西北掌舵人,他想要得到更高的位置,所以他才会跟咱们合作。”镇南王道

“嗯?父王你的意思是说?他想要谋朝篡位?”世子惊讶道

“没错,他就是这个打算,所以他才会跟咱们合作,并且安南的事情。还让为父选择动手的时机。”

“因为区区一个安南,并不足以完成他的野心,他想要的是更多,他想要让西南的实力,达到跟西北差不多的程度。”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动手的时候了。”镇南王道

“可是父王,他难道就不怕,咱们到时候?”世子道

“誉儿啊,我问你,打仗的目的是什么?”镇南王道

“父王,孩儿觉得是,银两,人口,还有土地辎重。”世子道

“那好,那我再问你,等到袁文殊在魏国动手的时候,咱们那时应该在干什么?”镇南王道

“那时应该是,忙着接手新打下来的的土地,应付各地的反抗。”世子道

“所以你现在可明白了?他根本就不怕咱们拖后腿,这是他已经算计好的。”

“他的布局很深,到那时候,咱们已然跟他打下了大片的地盘,你说到时,咱们是忙着手里的地盘呢?”

“还是暂时放下手里的地盘,跟他打一场不知道胜负的仗?要是你,你会怎么选呢?”镇南王道

“父王,孩儿明白了,那您是打算何时动手?”世子道

“动手的时间,自然要定在登基之后,若是登基之前动手,事情恐怕就会有变数。”

“还是要先把该拿的,拿到手里之后,再考虑那些其他的东西,这才是最稳妥的。”镇南王道

“可是父王,那高泰想要的东西,您真的带算给他吗?”世子道

“那高泰想要的,不过是一个世袭宰相的位置罢了,给他就是了,大不了以后用六部架空他。”

“现在既然袁文殊的事情,已经商议好了,那咱们这边自然要加快速度了。”

“跟咱们未来得到的相比,眼下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罢了,根本就微不足道,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镇南王道

“那我知道了父王,我明日就启程再去一趟,把合作的事情定下来。”世子道

“嗯,对了,袁文殊那边打算怎么打,他跟你说过吗?”镇南王道

“父王,我问过他了,他那边是打算从雷洲进攻,然后直捣升龙城,

等打下来之后,以升龙城为界,一分为二,不过,他们想象要升龙城”世子道

“嗯,目前看来,这袁文殊还是很有诚意的,那咱们自然也不能小气,一个升龙城而已,给他就是了。”镇南王道

“父王,您这是要?”世子道

“誉儿啊,为父问你,以咱们现在的实力,能打得过袁文殊吗?一定是打不过的。”

“既然明知打不过他,那又何必要撕破脸呢?他们是强势的一方,如今又让咱们,选择动手的时间。”

“这诚意已经是给到了,咱们若是不识抬举,你信不信,他会把安南暂时放下。”

“掉过头来跟咱们打,这时候咱们国内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到时候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啊誉儿,有些事情不要看眼前,要着眼以后,他要是真的成功了,那还好说,万一他要是失败了呢?”镇南王道

“对呀父王,这谋朝篡位风险可是很大的,倒时候他万一失手,那他的地盘,不就都是咱们得了嘛?”世子道

“想明白了?既然想明白了,那就赶紧回去歇息吧,明日你还要出发呢?”镇南王道

“是父王,孩儿这就回去休息,争取尽早赶到魏国,跟袁文殊把事情定下来。”世子道

“行了,快回去吧。”镇南王说完就拿起了书,世子一看就退出了书房。

在看到儿子走后,镇南王放下了书,满脸笑意的,看向儿子离去的方向。

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日刚刚回来的世子,又出发了,这次和上次不同,上次是心怀忐忑,而这次则是雄心壮志。

而袁文殊这边,此时却过的很是肆意,每日里就是陪着娘子和儿子,今天也是一样。

“娘子啊,这段时间如何?可曾调理过来了?”袁文殊关心道

“官人你放心吧,我没那么娇弱,不过就是一时换了气候,有些水土不服罢了。”明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