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尘埃落定(1 / 2)知否从袁家庶子开始首页

“祖父,您这么做应该是试探,试探您这位老伙计,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或者说,您是想试探一下,他的想法有没有变化。”袁文殊道

“哦?我要试探他什么?他能有什么想法,值得我出手试探?”刘威道

“祖父,要是关于桓王的呢?要是关于顾廷烨的呢?这些难道还不值得,您出手试探吗?”袁文殊道

“哈哈,还真是个聪明的小机灵鬼啊,行了,赶紧回去陪你娘子吧,顺便把西南的信给写了。”刘威道

“祖父,您就放心吧,我回去就给西南送信,让他们把理由送过来。”袁文殊道

“行了,赶快回去吧,好好陪陪你娘子,到时候把戏唱完,你就要去西南了。”刘威道

“嗯,孙儿知道了祖父,那我这就先回去了。”袁文殊说完就退出了书房。

袁文殊回到家中后,就去看了自家娘子,明兰看到他回来了,赶忙起身道:“官人,您总算是回来了,我还以为出什么事情了呢?”

“哈哈,娘子你放心吧,那可是在祖父的府里,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儿子去睡了?”袁文殊道

“嗯,刚刚才让丹橘抱出去睡觉了,他实在是太淘气了,要是我一个人,可是看不过来啊。”明兰道

“哈哈,娘子啊,现在这小家伙,正是折磨人的时候,过几年就好了,想不说儿子了娘子,我跟你说点别的。”袁文殊道

“啊?官人你刚才还说没事,现在忍不住了吧?还不赶快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啊?”明兰道

“娘子,其实就是我之前说的事情,你当时不是建议我,去西南躲一躲嘛?”

“现在机会来了,我正好可以借势去西南,暂时先从旋涡逃出去,这次你们娘俩跟我一起去。”袁文殊道

“什么?我和儿子也要去?官人啊,先不说儿子年纪还小,这一路舟车劳顿的,到底能不能受得了。”

“就单说这将门的规矩,武将出征哪有带着家卷的?官家是不可能同意的。”明兰道

“娘子,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这要是放在之前的话,那我是一定没机会的。”

“但是眼下这个机会嘛?官家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因为我坏了规矩,北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到时候我是非走不可,但是我不可能轻易答应,所以就有机会带你们一起去了。”袁文殊道

“啊?可是,这一路舟车劳顿的,咱们儿子,到底能不能受得住啊?”明兰道

“娘子,但凡有一丝办法,我都不会让你们跟着我跋山涉水,但是眼下的局势不对。”

“大娘娘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动手,到时候一旦我不在京城,那你们娘俩可就危险了。”袁文殊道

“什么?大娘娘要动手了?怎么会呢?之前你不是还说,还得一段时日呢嘛?”明兰道

“娘子啊,此一时彼一时啊,桓王那边也不会坐以待毙啊,桓王屡次上奏,要把沉从兴调回来。”

“官家一直压着没有同意,但是明显也拖不了多久,毕竟还是要一碗水端平些。”

“一但那沉从兴回了京城,大娘娘可就回天无力了,就算到时候有我的支持,她也成不了事儿。”

“因为她清楚得很,西北做主的终究是祖父,而不是我,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在这种时候,把我调离京城,她会以为这是官家有意为之,到时候没了我这最大助力。”

“她就只能选择提前动手,而一旦她动了手,那最先遭殃的,就一定是娘子你和咱们儿子。”袁文殊道

“官人,这局势真的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明兰道

“娘子,这局势的危险程度,只在我说的之上,因为大娘娘一定会有后手。”

“她既然打算要插手储君之位,那就不可能,只有表面上这点人手,刘正杰也好,我也好,都只是摆在明面上的棋子罢了。”

“娘子啊,毕竟先帝在位四十载,总会给自己准备些后手,尤其先帝还是个仁和的性子。”

“忠心耿耿的臣子,一定不在少数,这要是别人号令他们,自然是没用的,可要是大娘娘出手的话,他们是一定会听的。”袁文殊道

“那,那好吧,那我打算跟祖母说一声,毕竟...。”明兰道

“这是应该的,娘子啊,我会先给西南写封信,然后等回信到了京城,你就去和祖母说。”袁文殊道

“嗯,我知道了官人,那你快去写信吧,正事要紧。”明兰道

“好,我先去写信,等我回来,咱们再好好聊聊。”袁文殊道

明兰听了之后翻了翻白眼,并没有说什么,而袁文殊,则是满脸笑意的出了房门。

到了书房之后,他就给杨新写了封信,写好之后,就让牛满志安排人送去西南。

而英国公气冲冲的从秦国公府离开的消息,此时也已经传开了,看来这两位是没谈拢。

接下来估计是有好戏看了,不过接下来让他们失望了,根本就什么都没发生。

不光是他们期待的大戏没看成,就连之前的,一些小风波都没了,因为都以为,西北和北方要有大动作。

所以一个个都唯恐避之不急,生怕到时候被卷到旋涡里,毕竟那可是西北和北方啊。

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六部尚书卷进旋涡,也只有粉身碎骨一个下场。

官家,桓王,大娘娘,还有韩章,他们都在等着看结果,一时间京城平静的有些可怕。

直到这一天,西南来了奏报,彻底打破了京城的平静,让各方势力重新动了起来。

此时的御书房中,承兴帝看着手里的奏章,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因为他能看得出来。

这西南的奏报来的太过巧合,就好像是有人计划好的一样,而能计划西南的,除了袁文殊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

此时的承兴帝心里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袁文殊,此举的真实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