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章 经济崩溃(1 / 2)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首页

武烈没有做好与大夏的战争准备,看似气势汹汹的度过淮水,进入到泗州等地。

但却迟迟未发动对大夏的进攻,不停派人前往杨州沟通。

希望从外交层面解决两国争端,或者说继续建立两国商贸关系,出兵之时吓唬而已。

他也有他的难处。

如今整个淮南江北地区,十室九空、民生凋敝,原本多繁华,现在就有多么荒凉。

这片区域本有数百万的人口。

但是从新正二年开始,大夏就在这片区域不停的拉人。

加上连年战乱田地抛荒,很多老百姓都进入到江北地区的大夏,或者分散到大夏的各个角落生活。

武烈走在盱城县的街道上,本来繁华的街道几乎门可罗雀。

除了部分老人还坚持留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影子。

街边的商店大多都是关门状态,偌大的城池只有寥寥数家开着门,可谓是惨淡至极。

开门的也是半死不活,每日掌柜伙计都坐在店内打着瞌睡。

整个江北淮南,盱城县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就连武烈过槐安的时候,发现整个两淮都是如此。

越向南情况越严重罢了。

此时他才知道什么叫釜底抽薪、什么叫以势压人。

千防万防,但是还没有防住大夏的诡计,借着武国连年征战,不停的用商贸迷惑他。

大量的粮食从运河北上,大量的商人从江南涌入。

让他一度以为武国繁荣无比,几乎可以比拟中原大国。

商人缴纳的赋税,在两年中完全超出武国固有的农业税份额。

让武国朝堂上下都认为,武国已经进入了极为繁盛的时代。

而且比历代先祖都要繁荣的中兴盛世,堪称历代鼎盛。

但是夏国只是稍微动了一下。

武国经济就全都被打为原形。

过往的繁华,全是空中楼阁。

此时他才知道,是夏国带动下才展现出过往的经济繁荣之势。

如今夏国的商队撤离,还带走了两淮江北大量武国商人。

这些本来属于武国的商人,都是被夏国上下游产业控制的。

夏国撤走,他们若想继续发展,那必定要跟着撤出这片区域。

大户一走、百姓也跟随者众,加上连年的淮水水患,造成这片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受到巨大破坏。

百姓在夏国的鼓动之下,自然选择向南迁徙。

造成繁华之地,一夜之间变得如同鬼城一般。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武烈看到户部统计的数据,心中对于大夏银行更是恨之入骨。

大夏银行自从进入武国,武烈直觉就不是好东西。

当初还下了许多限定政策,打算限制大夏银行在武国的经营。

只不过后来大夏银行确实对商业有推动作用,很多商人和百姓都喜欢上了那轻便的废纸。

武国民间大量的金属货币流入到大夏银行之中,然后换成更容易流通的纸钞。

就在去年,朝廷也用国库中的珍品,兑换了一些纸钞,放在市场进行流通采买。

没想到大夏银行一撤,武国经济竟然瞬间产生连锁反应。

大家手中的纸钞,没有大夏银行的金银准备金,在银行撤离武国之后,就真的成了一堆废纸。

这样的废纸别说买到东西。

就算用来擦屁股都嫌硌。

国都地区已经开始了骚动。

大量的百姓聚集在衙门口,要求衙门想办法兑换成金属货币。

但是衙门怎么能兑得了?

纸钞又不是他们发出来的。

兑的话,那可是真金白银的往外撒,凭什么大夏银行拉的屎,屁股让他们来擦?

民间经济彻底陷入混乱之中。

金银等贵金属几乎找不到。

平时大量使用的铜钱,一部分被夏国收走,另外一部分也都被武国铸炮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