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朝着鸡头方向挖
萤石,属于有色金属矿物,据当时地质队的一位权威专家透露,八宝乡的萤石储量至少亿吨,但分布较广,随石灰岩的高低起伏变化,萤石的埋藏深浅不一,赋存条件也不一,有的洞子掘进去几米就打着,有的要掘进去几十米,甚至百米都不一定挖得着。
大部分属于鸡窝矿,而真正成一刷的有是有,但是……这个地质专家守口如瓶。
因为不论集体矿或个体矿,都没有资料图纸作参考,而是凭感觉估天昏的挖。
康灵辉参与干的第一口洞子位置,离隔壁打着大萤子那口洞子,不超过一百米的距离,按水平线和岩层结构走向,应该是一致的。
但掘进去五六十米,岩层全是羊矸石,结构非常坚硬,十字镐直接挖不动,不是一挖一麻袋,而是一挖一个白印,镐尖和镐口都挖秃掉。
没办法,只有用钎子和大锤转着转着打炮眼,每掘进一米都是用炮炸。
但一筒药子就只能炸下两三百公斤荒碴。从炸下的岩层中基本看不出赋存萤石的走向。
就这样,干了两三个月,才挖着忽隐忽现的两拃那么高的一层黄萤石。但挖着挖着又没在掉。
而这期间,康灵辉这个连与已关联不太大的梦都能梦到的家伙,偏偏这个时候,与己利益攸关的梦,想做都不会做,睡眠中几乎夜夜空泛,这不仅他自己心头发谎,全洞子的人都越干越懒心失常。
因为每人每个月要交生产队一吨萤石的任务,每月生产队才给足每个人360分公分,年底核算找补下来,除了分得粮食外,还多多少少分得一些红利。否则,什么都没有不说,还要倒贴黄瓜二两。
地层深处是神秘莫测的,望着坚硬的岩层,左右两边都有一拃那么厚的一点萤石,而要掘进至少一米五高的巷道,成本太高,收益微乎其微,长期照此下去,是不划算干的。
岩层里面的东西,没有入地眼,谁能望得见?
怎么办呢,大家就想到打个“牙祭”试试瞧。
什么叫“打牙祭”。可能现在很多读者帝们很少知道,其实就是许久未开荤了,吃一顿好的。但康灵辉他们的本意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祈求神灵指点。
在华夏国古老的祭祀传统里,非常懂得一点:预先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所以打牙祭,简单点说,就是弄点荤的肉食给先祖吃。
后来在滇、黔、川的一些地方,就形成了每月两次的财神祭祀活动。而通常的财神,即为当地的土地神(土地公)。
因此民间认为,土地神能够保佑商家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如愿以偿。
故在旧历每月的初二、十六作牙,主要以鸡肉、猪肉、鱼肉等肉类祭品祭拜土地神。
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的诞日为起点,开始做牙,称为头牙,十二月十六则称为尾牙。
而古代的华夏国做牙完,总会把祭拜过土地神的肉类,分送食用,俗称“打牙祭。
其实,这样看来“打牙祭”还是源于这些神灵带来的福利。那么为什么打牙祭一定是带肉?首先得从祭字讲起。祭,就是祭奠、祭祀的意思。过去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特别想法子也颇有趣味。
第一个说法,谈的是跟易牙有关,这个易牙是日时后厨师封他为祖师,然后每个月初一十五有这个祭祀祈祷易牙的活动,简称是“祷牙祭”。
第二个说法,是最初杀猪还神都是旧时代衙门来主持,由这个衙门来分祭祀的肉,又叫“衙门祭”。
第三个说法,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古时主将、主帅所居住的营帐前进,往往竖有以象牙作为装饰的大旗,称为牙旗”。每逢农历的初二、十六日,便要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
而滇东地区的打牙祭到了后期,基本跟神灵关系不大了,先把自己的五脏庙安抚好,恐怕比临时抱佛脚要实际的多。
在康灵辉之前的祖辈父辈,以及康灵辉那一代人,都曾经经历过一个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他们常常吃不饱肚子,平时不要说“打牙祭”,就是有一顿饱饭吃,都非常不容易。
康灵辉老家幻村,早年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准备了一块腊肉留作过年吃,可是家里六、七个娃娃馋嘴啊,怎么办,大人就想了个办法,把肉吊在堂屋面,能看到摸不到,待清汤寡水的粗粮饭菜端来,大人叫孩子们扬起头来看一眼,吃一口饭。
据说当时其中一个小孩多看了一眼,他哥哥就不得,告诉大人说:他没有看一眼、吃一口饭。
大人就说:莫管,看多了咸死他(因为腊肉的盐巴特别多)。
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如今是个笑话,但想起当时来,真是心酸不已。
现在的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不再说也不会说“打牙祭”的话,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现如今,就算天天大鱼大肉,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现在反而讲究饮食回归清淡,因为大量的营养过剩,给现代人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什么“三高”、糖尿病等富贵病越来越普遍,现代人不是要“打牙祭”,是要多持斋少吃荤才行,否则富贵病就不请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