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1 / 2)庶子成长日常首页

等赵管家出了书房,带着明瑾给他爹收拾的东西,踏上返回广州府的道路之后,他倒是打听清楚了自己这位爹爹的出生。

他爹姓李名严安,乃是忠勇侯府侯爷李岳的子嗣,排行第三,是忠勇侯的贵妾所出,他母亲是理国公的庶出女儿,只因连续守孝误了花期,之后定了三次婚,均是未嫁人便守了望门寡,因这样,名声坏了,不得已,才嫁给忠勇侯做了贵妾。

而忠勇侯李岳在原配去世后就又续娶了一门,只是门第不高罢了,是现如今的继夫人。李严安的大哥是原配所出,而二哥则是继室所出,同样是嫡子,一个能承爵,一个却不能,所以大家可以想象那府中继夫人的心情如何?

也因为这事,继夫人在大夫人进门后依旧死握着管家权,想要将它交给自己的媳妇儿。导致大房和二房因为管家权的问题争斗的非常厉害!

至于三夫人韩氏,是个狠角色。她本就是韩国公的庶出女儿,只因小时候为了救嫡出的女儿,受过伤,不能生育。嫡母与嫡姐倒是多有感激,很是照顾她。只可惜命不好,因着不能生,这婚嫁上便有些不便利。最后,韩氏在一次赏花宴中落水,被李严安所救。

随后,韩国公便找上了忠勇侯。年轻时,韩国公在战场上时曾救了老忠勇侯的性命,此时韩国公闺女嫁不出去,且自家儿子确实救了落水的韩家女,忠勇侯二话不说,给三子定下了婚事。

这门婚事虽然是韩氏算计来的,但也是因为年纪渐大,再不成婚就真的嫁不出去了。她本身不能生,心也不在李严安身上,倒是也不会拦着李严安的妾室生产。毕竟若不是她动作快,她爹就要将她嫁给七品小官了,这可不是她愿意的。

想着这些,李明瑾干脆将那些珍贵的翡翠玉石宝石等先让人抬进自己的私库,随后在不引人注意的全都收入空间,反正他的私库只有自己有钥匙。而其它的珍贵木料、香料、绢纱、珍珠、新鲜水果、海鲜、各色绫罗绸缎、文房四宝、西洋器具、南洋特产则是让顾妈妈一部分放入冰窖,一部分放入庄子中的库房里。

随后李明瑾却是摸出赵管家送来的牛皮袋子,打开一看,就见里面除了厚厚的一沓子银票外,最醒目的就是比银票还厚上三寸的身契,另外还有五张地契。翻了翻那些银票,全是一千两银子一张,共有百来张,自己手中这一沓起码得二三十万两银子,倒是让李明瑾吃惊不已,看来自家便宜爹去南洋转了两圈可真是赚的不少啊!

至于剩下来的地契和身契,李明瑾也看了看,全是岭南地区一年三熟的肥沃田地,想必便宜爹将这五个庄子买下来定是花费不菲。而这些身契便是庄子上的管事、庄头和夷农,数了数,他爹竟然在海外帮他买了两千个壮年外夷,训练成夷农分散到了那五个庄子上,帮着种地。

“这么多的外夷,爹是怎么运回来的?信上竟然也没说!”明瑾突然觉得他爹现如今能赚这么多钱,应该不止是做海外贸易,怕是也涉及到了外夷买卖了。

毕竟大晋朝想要买个奴仆花费得是买外夷的三五倍,大晋买一个丫鬟都得二十两打底,若是长的好看的,得翻倍,但若是买一个漂亮的外夷女子,只需要十两就够了。不够漂亮的,有时五两也能买到,所以外夷女子在大晋很有市场。有些纳不起妾的农户,有时也会花上三五两,买上一个外夷女子。

至于壮年的外夷汉子,就更是畅销了,每到农忙时节,许多人家都会或买或租几个这样的外夷子训成的夷农,帮着自家种地,而到了征召徭役的时候,也可以租上一个外夷子帮着去服役。

这都是大晋律法所允许的,而这些外夷人,身在大晋,大晋的律法也会保障他们的基础权利,虽然比不上本地人,但也比在自己国家当奴隶强,所以这些外夷子也以成为大晋人为豪。

明瑾也没想到,他原本文艺范儿的爹有一天会成为外夷商贩,不过这些都是大晋律法允许的,他也不能多说什么。将此事抛在脑后,明瑾看着另一边的银票,心情愉悦了起来。正好这两个月自己的开销有些大,向外收购珍贵药材,就花了一万两。

之后在001里不知不觉间便报了7门课程,每门课程都进阶了,每次进入课堂都要花100两,明瑾交学费的时候还没注意,等有次需要花钱的时候,才发现他娘留给自己的银票还剩下五张了。也就是说,这两个月,他竟然花了三万两的白银,当时算账的时候他都吓了一跳。

而且001里进阶课程还分了初、中、高、顶四个选项,每上一阶,学费得翻倍的涨,明瑾现如今的绘画课程已经学到了中阶,一堂课得交500两白银,等高阶的时候就是1000两银,至于顶阶,001没告诉他,想必也不便宜。

仔细数了数手中这厚厚一沓的银票,共三十二万两,够自己连上好几个月的课程了。满意的点点头,明瑾转身将这些学费连同地契和那些身契放入空间,盘算着是不是在新报几门课程。

“少爷,这次三爷除了送东西还送了人来!”顾妈妈看着清单上的标注,到是对于三爷送来的人很满意的样子。

“人?”这倒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都是干什么的?”

“八个江南那边的绣娘,三爷知道您这段时间不断长个儿,专门让人买来给少爷您做衣裳的!”顾妈妈先看过了人,知道这批绣娘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若不是她们的主家出了事,也不会被三爷的人买了来“这是她们的身契,少爷您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