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1 / 2)福妻好生养首页

下午的时候周氏等人回来了,总共卖了一两五钱银子, 还剩下很多馒头跟包子卖不出去。这已经是他们走街串巷拼命叫卖的结果了, 不然剩下的更多。

“不然我们再去附近的村子转转吧!”周氏喝了一口气,擦着热汗道。

“别, 你们中午就没吃饭, 别去了。”阿好清点了一下剩下的东西,粗算了一下, 今天应该能勉强回本了, 说实话这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料。

“那剩下这些包子馒头怎么办?”周氏着急。

阿好想了一下, “这馒头还好,放半天也能吃,这包子在笸箩里包着,虽然还有点热乎气,但面已经泡糟了, 就算勉强卖出去, 也只会砸了咱们的招牌。

这样, 反正今天已经回本了, 剩下这些就免费送给村民吃。

不过也要跟大家说清楚, 就说是卖不了剩下的,味道可能不如新做的好, 大家愿意吃就吃, 不愿意吃就算了, 咱们不勉强。”

“白送的谁不愿意吃?好多人家连白面馒头还吃不上呢, 何况这肉包子。你真决定送给大家吃?”周氏心疼。

“送给大家吃吧。”阿好决定了。

周氏看了看那些白胖的包子, 还是有些不忍心。

阿好赶紧笑道,“嫂子就别心疼了,就当破财免灾。”

周氏这才好受一些,推着车准备出去给大家送包子。

“嫂子你先吃完饭再去啊。”阿好拦着她。

周氏摆了摆手,“回来再吃。”这些包子摆在这里就跟堵在她喉咙里一样,她哪里还吃得下去饭。趁着热乎赶紧给大家送去,也算做了一件善事。等放凉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阿好看着她的背影觉得自己肩上沉甸甸的,现在这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了,她决不能输。

“小姑姑,今天还煮肉吗?”每天这个时候阿好都开始煮肉了,今天还没个动静,田三郎就问阿好。

阿好冷眼看了一下对面的饭庄,“不煮了,煮了估计也没人买。”

果然让阿好猜对了,还没到下工的时候,对面饭庄的伙计又出来吆喝了,卤肉十五文钱一斤,猪头肉猪下水八文钱一斤,欢迎大家来买啊!

这价钱,哪里是卖东西,根本就是半买半送。

“缺德的,怎么不赔死他们。”周氏点指着他们,气的咬牙切齿。

“人家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钱。”阿好一边摆弄着手里的筐,一边叹道。

“你怎么……”周氏本来想问阿好怎么不着急,忽然,她若有所悟,凑到阿好身边问,“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了?”

阿好笑了,回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干的话,“嫂子,你看这筐要是放鱼应该不错吧?”

第二天,阿好带着人进了山,不多时,一道长绳隐入峰峦。

第三天,阿好骑着流云去了长溥县,找到了海叔。

第四天,松山县的人惊讶的发现集市上竟然有新鲜的海鱼卖,那还活蹦乱跳的虹鳟鱼,那还喘着粗气的石斑鱼,还有鲜艳的甘鲷,比手掌还大的螃蟹,一指头长的大虾……

嚯,这卖鱼的是把东海龙宫给搬来了吗?

松山县地处偏远,很少有海货出现,尤其这么新鲜的,大家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就跟看什么稀奇的事儿一样。

看的人多了,就有人想买。

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觉得这鱼应该会挺贵的,结果怎么着,这鱼这么便宜?

大家还不赶紧抢,抢慢了就没有了。

呼啦啦的,罗彩莲带着田三郎等人一个劲的招呼着,竟然都卖不过来,甚至有两个妇人为了一条石斑鱼差点打起来。其中一个妇人拽着鱼头说是她先看上的,她要回去做给孩子吃,令一个妇人攥着鱼尾不撒手,说她婆婆病了,这两天就想吃点清淡的,清蒸鱼最好,她跟她抢什么。

两个妇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不是别人提醒再不买,其它的鱼也没了,她们还没完呢!

由此可见这海货的生意有多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