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天黑,别回头(1 / 2)诡异世界的旁门左道首页

天黑,别回头!

曾几何时,这句话成了余杭县百姓内心最深的恐惧。

当然,也是陆平安心中最大的不安。

傍晚时分,站在县道口,头顶是三丈来高,精雕镌刻的巨大牌坊,陆平安手持竹梆与铜锣,远远凝眺向西方,但见那殷红似血的残阳,正一点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入远山背后。

霎时间,黑暗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吞噬大地!

咚————

陆平安手中的铜锣在残阳落山的那一刻,被敲响了。

咚————

第二声响起,他转身便跑。

昏暗中,沿着青石老砖铺成的县道,一路往县城中奔去。

咚咚咚————

竹梆与铜锣不再以缓慢有序的节奏敲响,而是连续不断的急促起来。

陆平安一路狂奔,口中不断高喊:

“妖物出没,行人归家,”

“妖物出没,行人归家!”

……

余杭县地处江南,原本是个山水相依,钟灵毓秀的鱼米水乡,交通发达,经商便利,乃大献王朝治下,一块风景秀美的富庶宝地。

谁知从一年前开始,不知何故,每当夜幕降临,诡异的迷雾就会缓缓弥漫整座郡县,直至日出东方,才会逐渐消退。

日复一日。

刚开始也无人在意。

只当是江南多水,潮气太重,加上早晚温差大,起雾也是自然现象。

可不久后,县衙门便接连有百姓击鼓报案,还全部都是人口失踪案。

据进入过迷雾的人描述,雾气内诡异重重,有妖物出没。

甚至妖怪还会从背后搭人肩头,人若下意识回头,便会被妖物吞噬。

离奇失踪的人都是回了头,看见过妖物真面目的人!

而那些没回头的,轻则大病一场,疯疯癫癫;重则魂魄受损,伤残加身,活不过三日。

久而久之,便有了“天黑,别回头”的恐怖传说。

县衙门自然也组织过人力,趁着夜色,搜寻迷雾,但每次都是铩羽而归,根本捉不到什么妖怪。

哪怕请来了“修仙者”,也是徒劳无功。

一桩桩人口失踪的悬案,除了不了了之,衙门也是束手无策。

如此一来,余杭县百姓更是人人自危,不得安宁。

再回过头来说,官府和“神仙”都无能无为,可就苦了陆平安了。

师父齐水镜是余杭县的前代打更人,从小将他收养长大,现在师父老了,陆平安继承衣钵,也当了一名打更人。

在别人睡梦正酣之时,他都得彻夜巡街,敲响梆锣,警醒百姓。

若是以前的太平盛世也就罢了。

这份工作除了熬夜,总的来说还算轻松。

可现在却截然不同了。

莫说午夜出更会不会遇上妖物,单单那种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犹如惊弓之鸟般的煎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长此以往,精神崩溃是迟早的。

然而,作为一名打更人,他吃的是公粮,签的是卖身契,哪怕再不想干,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更。

更不能丢了师父的衣钵。

眼下也别无他法,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所幸,几日下来陆平安虽心中惶惶,疑神疑鬼,倒也没撞见过什么妖物。

希望今日也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夜。

站在县衙门口的石阶上,陆平安如往常一般,等待着出更时间的到来。

月上柳梢头。

眼瞧那寡淡的一缕缕白雾,逐渐开始弥漫在空气中,只消片刻,迷雾已经浓郁到好似化不开的白色浆糊。

戌时。

陆平安腰间揣着一盏小小的照明风灯,手提铜锣与竹梆,准时从县衙出发。

走入迷雾内,目视距离极短,不超过一丈范围。

一丈开外,便只剩黑夜混淆着浓雾的迷离混沌。

所幸土生土长的陆平安对余杭县的各条大街小巷,弄堂建筑都颇为熟悉,这让他在迷雾中也能摸索到大概的方位。

“妖物出没,行人禁止!”

咚——咚!

……

喊完一句,竹梆敲击铜锣,一慢一快,连打三次。

照惯例,打更人一晚要出更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