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甜筒(1 / 1)喜欢就是没道理首页

《喜欢就是没道理》  文/灰调子猫  晋江文学城    =第一章=  八月,桐市闷热得厉害。  苏陶左手拎着一个塑料袋右手拿着一个甜筒走出商场,一阵热浪扑面而来。    今天已经是八月九号了。  苏陶蔫着头,有气无力地咬了一口冰激凌。    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运气这是算好还是算坏。  中考的时候为了响应政府“普及高等教育”的政策,全市每个高中都在扩招。  她凭着全市第一的语文成绩,硬生生赶上了十二中的末班车。    桐市十二中,省重点,全国都有名的学校。  学风严谨,管理严格,师资强大,本科率让人闻风丧胆。    但是对于苏陶来说,大红的通知书上最醒目的不是她加粗的大名,而是最后那行——  请于八月十号执录取通知书来校报道。    所以明天就是学校报道的时间了,后天开始她要穿着厚重的军训服,每天在太阳下暴晒八个小时。    ***    拐进了林荫道,苏陶沿着一排香樟树慢慢地往前走,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旁边不时有人或快或慢地经过,遛狗的跑步的,三两成群。    “喵嗷儿~”  一声猫叫,奶声奶气里带着怒气和防备。  苏陶捏着手里的甜筒,眼神缓缓地转向声源处。    昏黄的路灯下,一只淡黄色的猫缩着小脑袋,抬着前爪,戒备地看着蹲在它跟前的一个少年。  小猫儿脏兮兮的,原本很长的毛因为不知道哪里滚了泥水,现在湿哒哒地垂在身上。  跟苏陶奶奶家的那只胖橘猫一比的话,瘦的可怜。    苏陶再往旁边看。  那少年低着头,穿着一件白色T恤,几缕碎发闲闲地飘在额前,一手搭在膝盖上,一手伸着像是要去捉那只猫。  他垂着眼,睫毛很长,嘴微微抿着,带起嘴角两个浅浅的梨涡,表情严肃。    苏陶这人有个毛病,爱管闲事儿,最见不得的就是有人欺负小动物。  所以她想也没想,伸出还捏着甜筒的手朝那少年一指,一扬头,横的不行。  “喂!你干什么呢!”    一人一猫同时抬头看着苏陶。  灯光下的少年眉目清朗,鼻梁高挺,轮廓分明。  一双桃花眼微挑,本该最邪魅不过,可此刻那里清清淡淡的,看不出几分情绪。    漂亮的过分,这是苏陶的第一反应。  她的气势不自觉弱了一些,“你想干什么?”    左安的眼神淡淡地略过一脸气愤的苏陶,又垂眸瞥了一眼狼狈的肉球,瞬间明白了苏陶的意思。  他的猫看起来有那么好欺负么?    傍晚的时候它自己跑出门滚了一声泥水回来,他费了好大的力要捉它去洗澡,一不留神又跳窗户跑了。  他才刚追到这里,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先是差点被肉球挠了,后是被这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姑娘吼了。    想到这里左安被气笑了,带着一丝笑凉凉地看向地上的罪魁祸首。  肉球知道铲屎官真的有些生气了,放下爪子缩了缩脑袋。    苏陶看向被“欺负”得无力反抗的小猫儿,又看看左安带着“不屑”的笑意,瞬间觉得这人虽然长得好看,但素质忒差。    苏陶又往前走了两步,把塑料袋放在脚边,弯下腰就去抱那只猫。  她还就不信了,这周围有那么多的人,他还能明目张胆连着她和猫一起欺负了不成?    但是苏陶没有想到的是,她还没碰到那猫儿的一根毛,它就炸了,戒备地弓起身子反手就要去挠苏陶。  苏陶一惊,本能地抬手,手里甜筒就这么飞了出去。    恰到好处地,飞到了那少年的脸上。  “啪”的一声,格外清脆。    这么热的天气,隔了这么久甜筒早就半化开了。  苏陶的手僵在半空中,尴尬地看着甜筒在少年的脸上缓缓地划过,最后掉在地上。    左安自打出生起,就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他僵了一下,终于眯着眼站起来,打量起站在面前的姑娘。  干净利落的马尾扎的不高不低,柔顺地垂在脑后,鬓角几根碎发打在脸颊上,此刻咬着唇,像是做错事的小孩儿。  可眼里有得逞的笑意。  带了那么点玩世不恭。    苏陶被左安看的有些发毛,尴尬地挥了挥手,语气里半是商量半是憋笑。  “那个,不好意思啊。”    不怪苏陶觉得好笑,她买的甜筒是巧克力味的,对面这人长的白,现在一团黑乎乎的冰激凌黏在半边脸上,怎么看怎么好笑。    左安不说话。  苏陶右手握成拳头,放在嘴边咬了咬,他不说话是什么意思?    尴尬地对视了几秒,苏陶败下阵来,她弯下腰,从脚边的塑料袋里拿出一包面纸,想了想又从里面摸索出一面镜子,试探性地递过去。  左安沉默地看着对面递过来的面纸和镜子,眉头逐渐打了个结。    一个声音打破了这彻底凝固的空气。  “呦,小安呀,出来散步啊,这小姑娘是谁啊,长得怪好看的,诶,你们家肉球怎么了?怎么这么脏啊,你这猫啊,不能随便就放它出去,洗起来怪麻烦的。”    苏陶机械地回头看着一个牵着一只泰迪走过来的中年大妈。  她明显是认识对面的这个人,而且,还认识这只猫。  是这个人养的。    所以她刚才干了什么?    那个大妈的声音还在继续,“哎呀,小安你这个脸上怎么了?”  苏陶把纸巾和镜子往左安手里一塞,转头就跑了。  闷热的空气里残留着一声窘到极点的,“抱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