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众臣万没想到,一个早朝,吏部尚书回家休养,吏部左侍郎被革职查办。
高士廉,那可是早年参加玄武门之变的肱骨之臣。
仅仅只是一个识人不明,就直接被罢官还家。
由此可见,皇帝陛下是何等的盛怒!
众臣战战兢兢的跪伏在紫宸殿内,莫敢动弹分毫。
直到巳时,执礼太监高呼“退朝”,群臣这才战战栗栗的退去。
出了紫宸殿,文武百官皆是人心惶惶。
皇帝陛下令四位老臣彻查贪腐一案。
自玄武门之变后,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大动干戈的整肃朝堂!
这一柄屠刀若是举起,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遭殃。
群臣们正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忽而,侯君集从一旁经过,群臣纷纷闭口不言。
“诸位大人,皇帝陛下先后将高尚书,吏部左侍郎罢官,却独独不谈侯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奇怪了,益州太守杨建忠是璐国公的旧将,陛下所说的撑腰之人,还能有谁?”
“赵大人,这话可不能乱说!”
“就是就是,这事再怎么也轮不到咱们操心。”
一场早朝,有人欢喜有人愁。
门下省。
政事堂。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四位老臣围坐在一起。
长孙无忌揉了揉眉心,一脸疲惫道:
“陛下让我等彻查朝堂是否有与益州贪腐案有关人等,诸位心中可有眉目?”
三人皆是摇了摇头。
即便是心中有人选,也不敢妄言呐。
此事,益州太守杨建忠应当负全责。
可是今日朝堂之,皇帝陛下并没有追究其罪责。
蜀王殿下也没有呈有关杨建忠贪腐的证据。
这已经很明显了。
陛下,并不准备对杨建忠动手。
而杨建忠乃侯君集之旧将。
陛下处置了吏部尚书,吏部左侍郎,却偏偏没有提到侯君集。
由此可见,陛下此举,只不过是震慑群臣,以堵住一些人的嘴罢了。
此事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妄言。
帝王心事,难以揣摩。
如此大动干戈,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在朝堂力挺蜀王罢了。
在场的老臣都是久经历练,自然听出了这弦外之音。
四人正在交谈,门外响起一道敲门声。
“诸位大人,高尚书求见!”
四人相视一眼,随即道:“速速有请!”
只见高士廉垂头丧气,一脸疲惫的走进大堂,拱手道:“诸位,老朽不请自来,还望见谅!”
房玄龄热情的将其迎到一边,吩咐属下茶。
高士廉哪有心思喝茶,一缕胡须,起身拱手道:
“老朽愧对皇,今日不请自来,乃是有要事相求!”
杜如晦笑道:“我等同朝为官,何谈一个求字,高尚书有何事尽管说来,我等必定鼎力相助。”
三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高士廉今日,完全是无妄之灾。
陛下力挺蜀王,必定要拉出一两个大臣严加训斥,一震慑群臣。
高士廉不过是罢官还家,说不定哪天又重新启用了。
四人都是官场老狐狸,岂会不知这一点。
高士廉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道:“吏部深负陛下重望,我此番罢官还家,吏部诸多事宜,还请诸位多多照看!”
房玄龄沉吟片刻,道:“陛下吩咐我等彻查朝堂贪腐一案,高尚书是否有眉目?”
高士廉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下官执掌吏部多年,虽无甚功劳,但是吏部绝对清清白白,无人参与贪腐!”
“不过,既然房丞相提到了,下官倒是有个想法!”
杜如晦闻言,顿时眉宇间闪烁一抹喜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