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聪明人的致富路(2 / 2)我就表个白,校花怎么答应了!首页

很多时候套个近乎就能解决的事情,往往也能被搞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俗话,叫“抹不开面儿”。

而王浩就是那个能抹得开面儿的人。

他不仅嘴皮子灵光,脑子也转得快。

家里是开店的,从小耳濡目染,做生意那一套学得很快。

学校的商店里,由于做得都是学生的生意,受校方管制着,不让卖的东西很多。

而这个年纪的男生大多学了点社会的坏风气,喜欢抽烟喝酒。

觉得做了大人才能做的事情,就是大人了,就是成熟了。

王浩瞅准了这个空档,专门偷了家里的烟来卖。

一包“黄鹤楼”“万宝路”15块,他拆开一根一根买,一根十块钱,一包净赚5块。

但这烟是他从家里偷的,也就是说其实王浩本人净赚20。

当初他的烟贩子名气可是传遍了整个清水镇一中,连高二高三的都来找他买烟抽。

靠着这生意,他马攒到了千元。

这年代1000块都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生活费了。

虽然后来被他爹一锅端了,这事还差点闹到学校那里,但这件事却被学生口耳相传,成为了清水镇一中的一段校园轶事。

“倒卖烟土”的买卖做不成了,于是王浩很快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那就是帮人充电。

而且学校禁止携带电子产品,带了就得没收。

但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知道,规定是规定,真要做起来,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那个年代虽然智能手机还没普及,但是各种MP3和游戏机已然进入了校园。

有个游戏机就跟有辆豪车似的,在学生里是很拉风的一件事情。

没有人不想炫耀的,那些住宿生带了游戏机来学校玩,晚又没地方充电,就把游戏机交给王浩,让他帮忙充。

一晚收一块钱,包月还能便宜。

因此有段时间,每次王浩下学包里都塞得鼓鼓囊囊的。

乍一看还以为这学生背得都是书,实际拉链一拉开,满包都是花花绿绿的游戏机。

不过辛亏他长得老实,跟门卫混得又熟,因此这生意倒是有惊无险地做了下来。

积累了一段时间的资金后,他又开始倒腾二手机。

总之一直到毕业都没闲下来,别人高三忙着学习,他是忙着做生意。

虽然后来也算是闯出了一番天地,不过叶翎相信,他要是能去个大学,学到点真正的商业知识。

这成就还能再往翻一番。

而且最后虽不说延续辉煌吧,至少也能得个功成身退。

不至于坐后悔椅。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7月31日到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