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天津八大家(2 / 2)我在天津卫当埋尸匠的那几年首页

江流低头回答:“多谢何老爷。”

江流跟着曹管家去了偏厅,何家三口则来到房间里,开始询问何琳琳经历了什么。

何琳琳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何夫人听后又是大哭一场,何老爷却是眉头一皱。

何老爷想了想,叫来个家丁,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自己的女儿进了土匪窝,不管有没有受到侵犯,但这事要是传了出去,三人成虎,恐怕会生出什么谣言,有损何家的名声。何老爷觉得,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得让知道这件事的人都闭口。那个埋尸匠,多给点钱财,让他闭嘴,他要是不乐意,就收了他的小命。至于那个土匪大胡哥,则必须死。

何老爷回到何琳琳身边,说:“琳琳你放心,我这就给警局的人说这事,那个叫大胡哥的土匪,他跑不掉。”

与何老爷交谈的家丁来到偏厅,把何老爷的指示告诉了曹管家,曹管家点了点头,示意家丁离开。

曹管家递给江流一杯茶,说:“江少侠,这些钱,你还满意吗?”

江流看着那一颗颗银锭,连忙说:“足够了足够了。”

曹管家笑了下,又拿出一些银子,递给江流。江流一愣,说:“曹管家,这太多了,不必给我那么多的。”

曹管家支走下人,说:“你可知道,我们何家,是天津八大家之一?”

天津八大家?这个江流是知道的。所谓天津八大家,就是把天津的豪门巨富排个名次,取前八家,称作“天津八大家”。

天津的八大家,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便已经出现,那时,随着天津的海运、粮业、盐务的发展,有一批人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批富商巨贾聚敛财富,被民间成为“八大家”。

随着时代变迁,八大家的位置也是时常换人。不同时代,坐座位的人不同,但敛财手段基本相同,无非就是卖盐、搞海运、卖粮食。拿清代嘉庆年间的八大家来说,东门里权家、南斜街高家、只家胡同董家,这三家是承办盐务的;海下高家、东门外韩家,这两家是从事海运的;杨柳青镇石家、大王村王家、禄松镇刘家,这三家是当时有名的大地主,从事卖粮收粮工作。

随着历史发展,东西方贸易开展,买办兴起,这八大家发财的路子,又产生了变化。开钱庄、卖茶叶、开工厂、开商场,这都成了赚钱的路子。

民国成立之后,社会变革,以前的八大家倒下了,新的商贾巨富开始冒头。天津卫干生意的多,有钱人也多,大家都想争一争八大家的位置。

其实,这些个富商,也不会为了争夺一个名号,而把自己的家底都漏出来。大家都比较冷静,经过一番比较,有六家脱颖而出。

这六家也不一定是最有钱的,除了钱,他们还有其他无可比拟的优势。像明面上卖字的华世奎,在前清担任过八旗官学教习、内阁中书行走等要职;像李赞臣,担任了长芦盐区纲公所纲总,兼任纲商所办天津殖业银行经理;像王家,资助了公立南开中学堂(南开大学)的建立;像高星桥,是给德国商人办事,当买办,开商场的;还有开益照临盐店的张家、家中有209间房屋的杨家,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这六家,钱对于他们来说,还真不是个稀罕东西。他们有钱有权有威,是当时的真正大家。

除了这六家,天津卫还有不少富人。可这些人,大多是暴发户,家里只有钱,别的什么也没有。这些人不配和那六家排在一起,八大家剩下的两家,也就一直空缺着。

位置在那放着呢,就等着别人去坐,天津卫剩下的富豪们都鼓足了劲,想争夺剩下的两个席位。

这何家也算是大户,但与那六家相比,还是差了点。但坊间传闻,何家一直在努力成为天津八大家中的一家。